[專題] 什麼比例才是黃金比例?你可能不知道的10部學院比例的現代佳作電影!

2015/03/31|專欄評論
by seboxhong
文/ Sebox

電影的比例主要由底片的大小決定,35 釐米的底片可以拍出 4:3 或 1:1.33 的影像,而科技發展出可以直接在底片上面記錄音訊的底片,影像比例變為 1.37:1,美國曾經一度以 1.37:1 作為電影製作的統一比例,也被稱為學院比例(Academy Ratio)。不同的畫面比例除了因為科技發展,導演與攝影師也會因為電影的需要選用不同的比例,例如想要呈現壓迫的心理狀態,便可以採用 2.35:1 的寬銀幕,由於是橫向的長方形影像,會讓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因為生理與心理的因素感受到比起 1.37:1 更大的壓力,為了要追求電影感並與高畫質的影像銜接,現今的電影製作多以 2.35:1 或 16:9 製作,然而 1.37:1 學院比例所呈現的其實更接近於人的視覺,今天就要來介紹 2000 年後幾部以學院比例拍攝的現代佳作!

《美國暴力學校》(Elephant, 2003)


由《自由大道》(Milk)、《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導演葛斯范桑(Gus Van Sant)執導,拿下坎城金棕櫚獎最佳導演。以1999年美國科倫拜校園槍擊案為故事主線,交錯的觀點與時空,運用許多長鏡頭跟著角色們不斷閒晃於校園內,冷冷地穿梭於各個高中生的乏味生活。一對好朋友對納粹的形象以及暴力的射擊遊戲非常著迷,最後他們決定把這個虛擬的快感搬移到現實生活中。


英語片名《大象》源自一個西方的諺語,當一隻大象走進房間裡時,人們要不是認為大象是假的,就是認為房間是假的,也意指人們認為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真實發生了。這是葛斯范桑回歸獨立製片的一部作品,使用16釐米底片拍攝,如果使用2.35比1的電影比例,透過跟隨角色漫步在校園內的鏡頭,應該可以大增其冷調的懸疑與恐怖,但葛斯范桑決定用一個類紀錄片的比例,讓整部片更令人印象深刻。


elephant-2003-001-long-back-shot-john-robinson-00n-1xy


《愛情誓言》(The Romance of Astrea and Celadon, 2007)


侯麥(Erich Rohmer)是法國新浪潮後期的電影大師,曾經擔任影史上非常重要的影評雜誌「電影筆記」的編輯,他早期的電影常以不同系列區分,而《愛情誓言》是他後期的作品,也是他的遺作。


侯麥的作品主要以人與人的關係為主題,《愛情誓言》則探討親密的人性與自膩的青春愛戀,全片幾乎以50mm的鏡頭拍攝,這也是最接近人的真實視覺的畫面,自然光線下拍攝,4:3的比例,讓觀眾可以更仔細觀看電影裡的細節,侯麥樸實又深厚的導演手法令人目眩神迷。


romance-of-astrea-and-celadon-the-2007-003-long-shot-andy-gillet-playing-the-flute-00n-yyu


《發現心節奏》(Fish Tank, 2009)


由《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導演安德烈亞阿諾德(Andrea Arnold),拿下2010年英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敘述一個15歲的叛逆少女,與一名男子發生關係,決定拋下一切追愛後,才發現男子其實有自己的家庭。阿諾德認為學院比例才是最適合人觀看的比例,雖然女主角是個素人演員,阿諾德與攝影師透過演員們最真實的情感連結,將男女主角的情緒反應美麗但樸實地呈現在大銀幕上。


fish-tank-2009-002-katie-jarvis-michael-fassbender-close-up


《險路捷徑》(Meek’s Cutoff, 2010)


一部以女性視角切入的西部片,隨著三個家庭長途跋涉穿越奧勒岡的沙漠,而荒漠的景色最適合用學院比例拍攝,導演凱莉瑞哈特(Kelly Reichardt)讓觀眾彷彿置身於西部沙漠。西部的自然景觀總是令人感到雄偉,但當主角們一行人在大漠中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淒涼與絕望在那樣的自然景色更令人感到心灰意冷,而4:3的比例也更讓這無力感往外延伸。


meek-s-cutoff-2010-001-women-walk-on-field


《禁戀》(Tabu, 2012)


2012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法國電影筆記2012年度十大佳片,由米蓋爾戈麥斯(Miguel Gomes)執導,以葡萄牙女子的回憶,揭露過去他在非洲時不羈的愛情故事,是一部向德國導演穆瑙(F.W. Murnau)致敬的作品。雖說是致敬作品,米蓋爾以更大的野心,運用大師的鏡頭美學,探索不僅是人本身的記憶與自我認同,更是電影本身。


tabu-2012-001-isabel-cardoso-balcony-lisbon_0


《雙面勞倫斯》(Laurence Anyway, 2012)


扎維耶多蘭(Xavier Dolan)的第三部作品,以華麗的視覺與特殊的敘事風格,探討變性人的感情世界。從小在片場長大的多蘭,不僅外表俊美,對於電影製作更是有一套自己的想法,除了不斷自我探索發掘好劇本外,更在電影的技術面有更多不一樣的嘗試,新作《親愛媽咪》便以1:1的正方形畫面拍攝。


laurence-anyways-2012-001-clothes-in-the-air-back-shot-two-people


《NO》(NO, 2012)


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智利在1988年時的一場革命行動,穿插歷史影片加強故事的力道,舊時期的影片皆為4:3的電視比例,這也是為什麼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ín)選用4:3比例的原因。而這樣的融合非常成功,不僅是連結了影像的紀錄資料與拍攝的影片本身,更讓整個故事更像回到了正在發生的那個年代。


no-2012-003-gael-garcia-bernal-medium-shot


《舐夢人》(Post Tenebras Lux, 2013)


英文片名本來的意思是「光是文明的象徵,在黑夜之後」,這部講述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電影,穿插了不同時空與背景不明的人物,是導演卡洛斯雷加達斯的半自傳式電影,也讓他在坎城拿下了最佳導演獎。


充滿實驗性、符號與象徵的《舐夢人》讓觀眾穿梭在幻想與真實之間,猶如將夢境電影化一般,不論是片段式的畫面連結,或是難以理解的情結設定,都讓觀眾無法輕易消化,但導演選用了接近人視角學院比例,或許是要讓觀眾至少比較「好看」一些。


post-tenebras-lux-2012-002-kid-pink-sky


《依達的抉擇》(Ida, 2013)


「我已經厭倦了所謂的電影技法,特寫、手持鏡頭或是配樂,都是在幫電影畫重點,這些對我來說都已經沒有任何功能了,所以我決定把這部電影拍的更像靜照。」導演帕貝爾帕夫利柯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如此說道。故事敘述一個修女意外開啟了自己對於私慾的追求,黑白的畫面配上壯觀的雪景,如此經典且詩意的作品,必須要使用4:3的比例,才能真正看出導演對於構圖與運鏡的功力。


ida-2013-007-field-covered-with-snow-nuns-statue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最新的作品,延續一貫的構圖置中、大量陳設以及特殊色系的搭配,《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的每一個場景都令人目不轉睛。而回顧魏斯安德森的電影,似乎在影像比例的選用上,有一定的規則。例如故事設定在1960年代左右的《月昇冒險王國》(Moonrise Kingdom)就選用了2.35:1的電影比例,而現代的故事如《天才一族》(The Royal Tenenbaums)就採用了1.85:1的比例。這部電影故事設定在1930年代,魏斯安德森便使用1.37:1作為他的景框設定,值得一提的是,魏斯安德森非常擅長使用畫面的深度,他利用大空間的深度陳設不同的道具,每一個畫面都值得觀眾細細品味。(BFI


grand-budapest-hotel-the-2014-006-ralph-fiennes-falling_0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