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狂熱] 童年揮之不去的夢魘!5部因為兒時陰影而改變人生的電影作品

2015/02/14|專題報導
by hsphere

文 / 耶律阿寶基


一個人的個性,是由天性加上習性所組成,天性是與生俱來的,而習性則是後天所養成的;個性的形塑,在幼年和少年時期尤其重要,許多研究調查都顯示出,一個人若從小生活在暴力環境之中,長大後可能也會產生暴力行為,或對於暴力事件感到不已為然;這之中,又以家庭環境的影響最大,以《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來說,看似家境富裕擁有一切的格雷,其實有著一段相當晦暗的童年時光,不知生父是誰的他,從小跟著以性交易維生的母親以及會虐待他們的皮條客生活,4歲那年母親過世後,被格雷家族所收養,看似人生總算有一線曙光,但童年時的陰影,已經對他造成巨大的影響。


Fifty-Shades-of-Grey-2015-4


其實這類童年遭受暴力虐待的電影還不少,舉凡殺人魔系列,應該有超過一半是小時候受過創傷,長大後反而只能從暴力及性中得到解脫和快感,像是《入侵腦細胞》中的連續殺人魔卡爾史塔,其實他原本不是一個壊小孩,也喜愛小動物,可以從他童年的腦意識中看出,小時候救出一隻出生不久的幼鳥,原本想靠自己的力量扶養他,卻遭到父親嚴厲的斥責,為了不讓幼鳥死在父親手中,他先殺了小鳥然後製作成標本,就能夠免除幼鳥遭受父親的殘害,這點影響了長大成人後的他,對於永生的渴望與執著,變態的移轉到被害人身上,因此他將被害人洗淨,製做成標本,在自己的腦意識中共存;父親對卡爾的影響,可以從片中另一個經典場景裡頭發現,心理治療師凱瑟琳追尋幼年的卡爾來到一間有著一頭駿馬的房間,牆上的時鐘開始走動,時間到,鋒利的玻璃落下,將駿馬切成一片一片,可以看成,父親時常嚴厲的要求卡爾要在時間內完成工作,在他心裡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http://youtu.be/RNP4caHnknA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拉斯加之死》中的主角克里斯,故事是改編自 Jon Krakauer 在1996年所出版的同名作品,而後西恩潘(Sean Pean)將之改編為電影,電影上映後,其實傳出不少反對克里斯離家行為的聲音,認為他有大好前途,拋下家中的父母親與妹妹,一意孤行的離開;直到克里斯的妹妹 Carine McCamdless 在去年11月出版的新書《The Wild Truth》中,才揭露了許多事人所不知道的一面;書中紀錄了他們兩兄妹從小活在父親暴力的陰影之中,父親不時毆打母親比莉,也會將暴力轉向克里斯和卡琳,當他們向父親求救時,只看到父親眼中因施暴而得到的快感;因為想擺脫童年陰影的克里斯,毅然決然離開家,繞了大半個美國,在路上巧遇的朋友們,再再讓他感受到這世界還是有溫暖以及情感的,這些人改變了他對世界和家庭的想法,只是想回頭已經來不及,克里斯在阿拉斯加誤食有毒的野生馬鈴薯種子,結束他短暫的一生;他最後的身影及遺言則會長存在家人及那些在旅途上曾和他有一面之緣的人心中。


into-the-wild-709202l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是一部不管看再多次,還是會被松子那無怨無悔追求愛的真心所感動,小時候因為妹妹身體不好,父親總是將心思放在妹妹身上,逗父親開心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她的招牌鬼臉,此後只要遇到壓力過大的事情,就會出現這張令人發噱的臉;說穿了,松子的一生,只是尋求一個人能夠愛她,小時候得不到家人的關愛,長大後不停遇人不淑,幫學生頂罪,與暴力男子同居,不過孤單的松子認為這是屬於她的幸福,不管多痛苦都要承受;導演中島哲也特意以歌舞劇的方式打造整部電影,讓松子生命的反差更大,最後,松子終於回家了,她得到了一生中最盼望的一句話「歡迎回家」。


http://youtu.be/Mz2UGBCxOmc

另一部太愛家人而導致影響自己人生的電影就是《媽媽要我愛男人》,光看片名就不難想像這個媽媽一定是個控制狂,導演 Guillaume Gallienne 自編自導自演,其實也是他自己的心情寫照,電影的開場以舞台劇的方式呈現,畫著舞台裝的吉翁,把妝擦掉,從黑暗中走出來,說著自己的心情;從小媽媽就和他說他愛的是女人,並把他當成女兒養大,而吉翁也因為太愛媽媽,總是順著媽媽的意思做,但長大之後他開始趕到混亂,一直以為自己是女生,所以喜歡男生對他來說無庸置疑的是異性戀,但身旁的人開始投以怪異的眼光;吉翁在電影裡面有一句對白「恐懼驅使我做這些事」,因為害怕讓媽媽失望,所以不停成為媽媽想要他變成的那個人,而忘了自己本身是誰。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