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er專欄 / 《扣押幸福》:同志平權運動的縮影

2015/12/28|
by OLIVER
文/ Oliver

本片改編自2005年發生於美國的真實事件,一個罹癌的女員警欲將撫恤金交給她的女性伴侶,但遭到政府拒絕,因而爆發的人權事件。2015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全美同志婚姻合法化,今年無疑是同志平權運動最重要的年份,此時此刻《扣押幸福》的出現特別令人感動,卻也感傷。

電影中可以窺見十年前美國的社會氛圍,以及不同權利團體的意識形態,當中有不少值得探究的衝突元素。單從茱莉安摩爾飾演的女警官一角,即可發現在警政體系女性的弱勢地位,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她的警察生涯,更何況是當年不得見光的同志身分,主角女警官等同於雙重弱勢的身分。回頭看看今年美國同婚合法化,再對照2005年的時空環境,不禁替真實世界的女警與伴侶難過。

電影從多個面向去探究同志生活的困境,電影的基底是改編自2007年奧斯卡得獎同名記錄片《扣押幸福》,故在題材上兩者有許多可以相映成趣的比較,相對於紀錄片從伴侶情感的切入角度,電影版似乎有更大的企圖,嘗試從多角度回頭凝視05年的事件,進而構築出當年的社會氛圍與權力結構。

不論是伴侶身分上的落差、社經地位的不同、年紀與價值觀的差距,都成為導演關注的一種切入角度。除了伴侶兩人的關係刻劃,另一方面從同運團體、政府成員、警察等多個團體組織建構更加複雜的權力結構,,幾個團體的角力某層面甚至駕凌了這對同志伴侶在平權議題上的發聲量、話語權,更加突顯了兩人在整個不友善世界的渺小。

電影的片尾格外諷刺,最終改變判決的原因並非同志平權運動在精神上感動了政府,更不是社運團體帶來排山倒海的群眾壓力,而是政府官員害怕他們的政治醜文被揭發而同意,相對於崇高理想的平權運動,這結果提醒著我們,即使時代不斷進步,平權運動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