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瀞心專欄 / 《我們最搖擺》─龐克,成長的副標題

2015/12/12|
by 張瀞心
文/ 張瀞心

埋藏於每個人心裡的「龐克」形象不盡相同:髮型、服裝、音樂風格,但這些只是「龐克」移行過後所留下的足跡。《我們最搖擺》的主題是青少年的成長過程。選用「龐克」做為青少年成長過程的副標題,似乎再適合不過。

龐克的音樂類型在196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逐漸成形於美國,但引爆狂潮則是在英國。1970年代中期,英國的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流行樂市場等種種讓青年不滿的時空背景因素,同時在麥爾坎.麥克勞倫(Malcolm Maclaren)所帶領的樂團─性手槍(Sex Pistol)的加速催化之下,「龐克」的整體形象越發清晰:Vivienne Westwood為性手槍打造的驚人服裝,號稱會三個和絃就能夠駕馭的粗野音樂風格,以及永遠反叛的態度─只是最後也招致性手槍的自我毀滅,不到1980年,英國的龐克風潮即宣告結束。但其掀起的喧然大波,卻也飄洋過海,扎根世界各處。

回到電影,1982年的瑞典。

青春的騷亂,或多或少曾存在於歷經青春期的生命之中。如三位青少女般行為顯著、或者保留於內心不外顯,是成長的過渡期,同時正試著拼湊著「我」的完整樣貌。

龐克,形塑一個與既定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外顯特質:特立獨行的髮型和服飾、粗野直率的音樂風格、反叛父母親(或是整個社會) 的態度。Kalra、Bobo、Hedvig看來皆長期在父母的保護傘底下成長,生活還算安定。只是年輕的靈魂無法安逸在長輩所冀望的「安定」之中,受到龐克音樂的感召,翻攪既定的思想、行為、生活模式。

而吶喊自我思想的慾望油然而生,藉由仿效受到感召的形式─組樂團、創作衝撞既定價值觀的歌曲、試著表達自我。也在衝撞的過程中,摸索個體的存在價值。

「首先,我要告訴你,我認為龐克不是什麼—它不是一種流行,一種特定的服飾,反叛父母親的暫時現象,最新最『酷』的時尚,或甚至是一種特定的音樂風格或形式—它是一種引導並驅動生活的觀念。龐克族群的存在是透過音樂、藝術、同仁誌,以及其他個人創造力的表達來支撐並實現這個觀念。那麼,這個觀念是什麼?為你自己而思考、做你自己、不要只是讓社會來告訴你;創造你自己的法則,過你自己的日子。」(Mark Andersen、《Positive Force》,傳單,1985)

Mark Andersen的話語,速寫出藏於表象之下的龐克樣貌。龐克是否已死?我想,龐克早拋開所有有形樣貌,融於文化的血液之中,提供另一有別以往的思維角度。電影內Hedvig用吉他演奏的不插電版本的Sex noll två─原曲為瑞典龐克樂團KSMB所唱。某種程度上,似乎象徵了龐克精神會持續變異、寄居於多種不同的形式,撼動一顆又一顆,思索「自我」為何物的心。

KSMB-Sex Noll Tv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8Tl0kvZU0

 

Liv Lemoyne-Sex noll två



 

參考書籍:

《聲音與憤怒》─張鐵志(龐克風潮除了廣為人知的性手槍外,內文還有提到另一樂團The Clash)

參考網站:

  1. http://praxis.tw/archive/post-97.php

  2. 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music/eee_aeeceeae.php


個人部落格-租片狂的異想世界:http://dvdcrazyfan.blogspot.com/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