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這不是我看的《怪物》:瘋狂科學家被壓抑的同志傾向

2015/12/03|專欄評論
by seboxhong

文/ Sebox


電影《怪物》(Victor Frankenstein)改編自瑪莉雪萊(Mary Shelley)著作的經典英國文學〈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它是西方文學中第一部科幻小說,這部經典的作品被改編成許多版本,但主要的故事都圍繞在一隻高大強壯的怪物「科學怪人」身上,有些版本中這個怪物是致命的、危險的,有些則將他塑造成面惡心善的憨厚角色。


這部經典也被無數次翻拍成電影,由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與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主演,《怪物》同樣循著〈科學怪人〉的故事發展,把故事套在醫學院學生維克多弗蘭肯斯特,丹尼爾則是淪落在馬戲團的天才醫學家伊果,這是原著並沒有出現的助手,更加入了潔西卡布朗芬德莉(Jessica Brown Findlay)飾演的羅蕾萊,是伊果深愛的空中飛人。真正讓這部《怪物》有別於以往的並不是創造「科學怪人」這件事,而是探討這場充滿道德爭議的實驗當中,瘋狂科學家被壓抑甚至被抹滅的同志傾向。


victor-frankenstein-gallery-01-gallery-image


故事從維克多到了馬戲團救出伊果華麗地展開,維多一直以來都研究著如何無中生有創造出生命,遇上了伊果是他在研究上的強大後盾,他給予伊果一切無法在馬戲團得到的事物,乾淨的衣服、挺直的背、美味的食物,甚至「伊果」這個名字也是維克多給他的,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維克多給了伊果身為人最基本的「尊嚴」。


伊果懷抱著感恩的心,加上過去自學醫術卻從未能夠真正進行手術,遇上了這樣的機會讓他感動萬分,與維克多相處的過程宛如一場夢,懵懂的伊果也順應著這場瘋狂實驗進行,一步步朝著他心所愛的羅蕾萊走去,望著有朝一日能夠像個真正的人一樣與羅蕾萊相愛。


然而在維克多的世界裡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實驗,伊果的出現讓他更往創造生命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儘管對於伊果來說這背後仍然存在著他尚未理解的期待,他還是默默地幫著維克多完成他的夢想。當維克多知道伊果正在努力追求羅蕾萊時,身為好友又是再造父母的維克多卻沒有提出善意的支助,反而是對他陷入愛情中酸言酸語,因為在維克多的心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只有這個實驗,這個他和伊果一起打造的實驗。



victor-frankenstein-gallery-02-gallery-image


知名性別作家 Paris Shih 在對於《怪物》的文本評論中引述了同志理論學家賽局克(Eve Kosofsky Sedgwick)的經典理論《男人之間》中的「男性同性慾望」(Male Homosocial Desire)一點,解釋同性在單純的結盟關係與情誼,其實也在某一個層面與同性戀情慾緊密連結。這樣的理論可以解釋現今許多電影文本裡兩位男主角常常激發出偽同志情誼的現象,不論是美國隊長與巴奇、福爾摩斯與華生、X教授與萬磁王、東尼史塔克與賈維斯(誤),都可以從這個角度簡單又深刻地剖析。


我們可以將這個現象歸咎於維克多對於他死去哥哥的罪惡感,以及他父親的不肯定,電影中並沒有交代維克多的母親,或是家族中其他的女性成員,所以家族中女性成員的缺乏並不能當做維克多可能有同志傾向的原因。然而他對於哥哥的愛以及對於父親肯定的極度渴望,是他犧牲一切也要達成實驗目標的動力來源,這一股強烈的情感便從一個離去的人、一個疏離的人轉移到了伊果身上,他可以與伊果分享知與未知的喜悅,一起探索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人知曉的事物。


然而伊果卻不能認同維克多瘋狂的理念,伊果獲得了身為人應該擁有的一切,他更希望能夠探索這個奧妙的世界,尤其他又對羅蕾萊情有獨鍾,過去的日子裡伊果從來就沒有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他微小的希望是依照著世界正常的規範走,與羅蕾萊相愛並繼續他們幸福的生活,而不與維克多一起忤逆大自然的原則。


故事的最後維克多成功製造了「怪物」,卻在當晚將他毀滅,儘管這個實驗的答案重重地打破了維克多內心期待以久的想像,維克多仍然在最後寫給伊果的信裡談到他會繼續旅行,希望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能夠找到他要的答案。整體的故事發展到這裡相信觀眾完全能感受到維克多的移情作用,即便在伊果身上得不到認同,在實驗的結果也被打臉,維克多內心對於「它」的渴望還是存在,而這個「它」可以是可怕的怪物,也可以是與伊果之間的情誼,更可以是維克多心裡的自我認同。


Ref:如果瑪麗雪萊是腐女:《怪物》的憂鬱情感與酷兒情慾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