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知名導演奧利維亞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的妻子米雅韓桑露芙(Mia Hansen-Løve)在去年帶來了最新執導電影《巴黎電幻世代》(Eden),此片由導演與哥哥斯文韓桑露芙(Sven Hansen-Løve)共同編劇,以哥哥的親身經歷為故事雛形,講述主角保羅夢想成為一名電音 DJ 的過程,此外更帶進了在差不多時期崛起的 Daft Punk 當作整個劇情的時間背景,讓觀眾看到了人聲鼎沸的歡愉之外,電子音樂電影的不同面貌。
故事從 1992 年開始,Daft Punk 當時是由現在的湯瑪斯(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蓋曼紐(Thomas Bangalter)加上 Laurent Brancowitz 所組成的 'Darlin,同時保羅跟好友也計畫組織自己的團體 Cheers。1995 年,Cheers 以他們受到啟發的車庫音樂(Garage)為創作題材,結合多數聽眾耳熟能詳的美國流行歌曲加上電子節拍的點綴,輕易就能炒熱氣氛,不過當他們還在以黑膠唱片做混音時,Daft Punk 已經開始嘗試以電子合成器編曲,並且帶來了經典曲目之一的《Da Funk》,這時 Daft Punk 已經轉變為現在眾所皆知的兩人搭檔。
而 Cheers 也開始走出巴黎,至紐約、芝加哥等地巡迴放歌,但隨著時間流逝,保羅經歷了幾段感情變化、好友自殺、事業面臨瓶頸、為維持自己的音樂廠牌開銷透支、藥物成癮等許多衝擊,也讓他逐漸放下原本懷抱的音樂夢。然而諷刺的是,Daft Punk 隨著歲月累積,成為了全球最具知名度的電子音樂代名詞,更顯得他們獨特的音樂風格是如何能夠日久彌新。雖然電影當中夾帶著許多重拍節奏令人不禁想要隨之起舞,但整體氛圍卻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憂鬱氣息,保羅就像是個時運不濟的天才,被時間的洪流衝刷得站不住腳。
但有一個相當有趣的地方是,電影以年份的篇章式分段描述,一段大約是二到三年的時間,除了清楚地呈現出保羅事業與愛情的每一個段落,更可以明顯的看到派對形態以及音樂類型在將近 20 年間的轉變與趨勢,從前年輕人們在車庫擺起簡單器具就可以跳舞,慢慢的,場地轉換到更大型的室內空間或者是戶外,一直到近幾年興起以設計感裝潢而大受歡迎的時尚酒吧,音樂類型也從帶有 Disco 味道的車庫、House,變成更熱鬧、更受當下年輕人喜愛的 EDM,而創作模式也從實際的樂器錄製、黑膠唱片、錄音帶、電子合成器。從前你需要兩台黑膠唱盤播放器,一邊翻找一邊刷盤一邊熟記軌道;現在你只需要一台 MacBook 以及音樂播放軟體,人人都可以當 DJ。
片尾來自 Robert Creeley 的詩〈The Rhythm〉是這樣說的:
The rhythm which projects
from itself continuity
bending all to its force
from window to door,
from ceiling to floor,
light at the opening,
dark at the clo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