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粥專欄 / 2015美國同志電影年-彩虹的幻影或延續?

2015/10/13|
by 粥粥
文/ 粥粥

2015年6月26日註定成為美國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聯邦最高法院判定同性婚姻合法,美國成為第二十個全國性承認並保障同性婚姻的國家。2015年對美國影業來說更是彩虹斑斕的一年,各式以性別為主軸的電影在今年大放異彩,論「質」論「量」都超越以往的水平。無論這是片商搭順風車,或是美麗的巧合,在這個時間點來看都別具意義。

描繪同性戀人故事的以《卡蘿》(Carol) 和《扣押幸福》(Freeheld)為首。前者改編小說作品〈The Price Of Salt〉,細膩詮釋保守時代禁忌之愛的溫婉深情,後者挾帶2007最佳紀錄片改編的真人真事,回顧平權背後走來的血淚心酸。四位女主角的表現備受矚目,金獎影后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和甫登基的大滿貫影后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正面交鋒;年紀輕輕就曾獲奧斯卡提名的實力派演員艾倫佩姬(Ellen Page)和新科坎城影后魯尼瑪拉(Rooney Mara)的新生代的交手。不論是電影本身的可看性或是戲外的話題性,兩部片絕對都精采可期。

跨性別為主軸的電影則環繞在《About Ray》和《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身上,除了跨性別者本身的複雜轉折,身邊人的反應和心境更是這兩部電影涵蓋的面向。尤其《About Ray》中橫跨三個世代,從一般人、跨性別和同性戀者的的第一部作品就相當具有挑戰性,而艾兒芬妮(Elle Fanning)的大轉型也相當具亮點。最後談談另類觀點出發的《我是麥可》(I am Michael),詹姆斯法蘭科(James Franco)飾演一個從同性戀者變成為反同性戀牧師的角色,特殊的經歷引發正反兩方的熱烈討論爭執,是今年最負爭議性的電影之一。

雖然這類電影的規模已經從早期只出現在獨立電影中,到現在有更多資金投入的成本製作;從早年只出現在角色背景設定的平面,到現在更立體的人物探討,其進步的程度確實有目共睹。然而奧斯卡一向以政治正確的保守著稱,多年來受肯定的電影不多,即使有也大部分是表揚演員的表現。 儘管如此,近15年來也只有《男孩別哭》中的希拉蕊史旺(Hilary Swank)、《女魔頭》(The Monster)中的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以及《自由大道》中的西恩潘(Sean Penn)憑藉著神人般的演技獲得影帝影后。從來沒有性別電影能夠在奧斯卡最佳影片上掄元,最接近的一次已經是2006年硬是被《衝擊效應》(Crash)擠下去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今年有沒有機會改寫歷史,大家都在等著看。

2013年法國在坎城影展期間通過了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金棕櫚獎最後也頒給了《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沒有政治的因素,只因為這是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和所有其他異性戀電影一樣深刻、真摯而動人。兩年後類似的情境轉到了美國,彩虹的力量能否延續?還是終究只是一時的絢麗?考驗著真正的平等和多元。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