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Sebox
前兩個禮拜談論了關於美國電影在二戰前後的不同發展,這週要帶大家看看電影的起源地法國在當時的電影發展,主要因為各種藝術學派的交融與碰撞,法國電影在20年代一直找尋擺脫過去古典式的創作方式,先鋒派(Avant-Garde)的前衛藝術形式便成為歐洲特別是法國藝術創作者的主要潮流,而融合了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派系,在當時法國電影的形式變得非常多元。從寫實主義(Realism)、詩意寫實主義(Poetic Realism)一直到法國新浪潮之前,電影的影像與文學性成為電影創作者主要探討的母題。
20年代的法國電影因為先鋒派主義的影響,開啟了實驗電影的大門,許多的藝術家與電影創作者都嘗試顛覆電影的本質,讓更怪異、更機械化的影像呈現在大眾面前。當時一群創作者致力於以濾鏡、疊影等技法,利用畫面最純粹、直接的改變,呈現角色的內心世界,從佛洛依德所著作的〈夢的解析〉、達達主義一直到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從這些脈絡中提出更多關於夢境、幻想的想法,而這些全部都映照在他們的作品當中,實驗電影的脈絡也讓達利(Salvador Dali)、巴紐爾(Luis Buñuel)等人所推動的超現實主義,其思想脈絡更徹底地被運用。
30年代的詩意電影正是從實驗電影的脈絡中分支出來,這些詩意寫實主義電影聚焦於大時代中渺小的人物,描述他們因為美好卻短暫的愛情而快樂,最終結束在無盡的絕望、悲傷甚至是死亡之中。詩意電影兼具了浪漫的形式風格,以及寫實的社會描寫,它的詩意來自於電影的手法,企圖展現一種放縱、解放的特質。其中以雷內克萊爾(René Clair)、尚維果(Jean Vigo)、馬賽爾卡爾內(Marcel Carne)及尚雷諾(Jean Renoir)等人為先驅,他們極力地將各種視覺效果放進電影中,風格化的影像更加深了他們所希望呈現的詩意感,尚雷諾導演是詩意寫實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執導的《大幻影》(The Grand Illusion)從人道主義的方向出發,他認為戰爭是無意義的,電影《大幻影》將戰爭的荒謬與無法解決任何事情這些關鍵呈現,更提出了打破國籍的觀念,表現出浪漫情懷的大愛精神。
尚考克多(Jean Cocteau)是一個法國詩人,當然在那個時候的藝術界不會只有一個身分,他同時也是畫家、編劇、評論家、小說家以及電影導演。他的文字作品完全呈現了超現實主義的風格,在電影作品上他同樣採取十分前衛的方式創作,他所拍攝的《詩人之血》(The Blood of Poet)超高地利用了人體的視錯覺,以及完美地場面調度,魔術般地將不可能呈現在電影作品中。其中最有名的鏡子橋段,利用三維空間有趣的相對位置產生錯覺,將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詮釋地淋漓盡致,夢、幻覺與電影三位一體的產物讓他將荒誕的現實誇張地表現。
影史十大禁片《索多瑪的一百二十天》(Salo,Or the 120 days of Sodom,1975)由義大利導演帕索里尼執導,他同樣是一名劇作家、詩人、小說家、評論家,更是一名傑出的電影工作者,帕索里尼認為電影創作者要透過角色來描述一個世界觀,但他不能過於文字性,而是要透過手法、風格間接地引領觀眾了解其中奧妙,他所崇尚的是將風格凌駕於文本之上,讓電影的影像性覆蓋過去我們所認知的文字性,才能真正展現電影中的詩意,而不是符碼、文字等過去電影創作者所使用的元素。他從1960年代後極力推動將經典文學改編成電影作品,包括《十日談》(The Decameron)、《一千零一夜》(The Arabian Nights)、《美迪亞》(Medea)以及非常多的經典作品,都是帕索里尼改編執導的作品。
在當時還有一名非常重要的人物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他是二戰後最重要的電影評論家,他所著作的〈電影是什麼?〉(What is Cinema)是電影超過百年發展至今,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他從電影本體論開始探討,他的一生奉獻在研究電影本質與藝術形式上,在電影語言、美學、風格等各個領域皆有非常精闢的見解。他認為一切被影像所捕捉的事物都曾經是現實的一部分,他將詩意寫實的「寫實」作為其對於電影客觀性的研究主體,也造就了法國新浪潮的輝煌年代。
回到詩意寫實主義的風格,當時由於這些藝術家們的極力推動,將法國電影的雛形捏了出來,其重新定義了對於「寫實」的意涵,跳脫文字性地敘述將影像重新拉回電影的主體。尚雷諾導演在他的作品中大量使用的景深鏡頭將巴贊所提及的「場面調度」理論詮釋的非常好,排除了電影拍攝技巧的一環,不再利用鏡頭的更換當做敘事方式,而是將畫面中的細節安排妥當,再一次呈現在觀眾面前,開創了顛覆以往鏡頭語言的電影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