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電影史小教室:類型電影的蓬勃發展與八大電影公司壟斷訴訟

2015/08/31|專題報導
by seboxhong

文/ Sebox


上週討論到美國在戰前戰後的電影發展方向,除了片廠制度的興起以及衰落之外,當時的美國由於各國藝術家紛紛前往發展,也造就了許多不同的電影種類,儘管不像法國先鋒派或蘇聯蒙太奇的深度發展,紀錄片、實驗電影、黑色電影、西部片,各式各樣的電影類型也讓美國電影發展更有廣度,也是美國電影多元化最底層的地基。


紀錄片的啟蒙


1920年美國的紀錄片學派開始萌芽,在當時由羅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主要規劃,在北極拍攝了《北方的南奴克》(Nanook of the North)一片,將愛斯基摩人在北極的生活,在冰凍的極地氣候出海捕魚記錄下來,電影一推出便大受好評,除了影像的生命力令人讚嘆外,這部電影也與其他的紀錄電影不同,顯得更有張力、更有起承轉合。原來,羅伯特透過攝影機捕捉到的畫面並不是自然的,他們只是將過去愛斯基摩人的生活重現於攝影機前,實際上在當時愛斯基摩人已經不再如此困苦地生活。


EarlRossman_filming_KIVALINA


我們上週討論到導演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的政宣電影時提到,《我們為誰而戰》(Why We Fight)系列電影是由政府出資製作,電影的架構與呈現方式絕對是以政府的角度出發,不論歷史真實發生的事件為何,只要加入了人的角度,變化出現觀點、思維等價值觀,而這也是記錄片一直以來無法逃脫的命運,因為電影必須經過人的手拍攝,不論有無剪接,在拍攝的當下就已經決定了一部電影的角度。這引發了許多人在討論紀錄片的真實性時一定會討論到的問題,就算電影創作者以最真實的方式處理影像,讓觀眾們看見所謂的「真實」,當創作者投入了自己的觀念時,便會造成記錄電影喪失其客觀性,然而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不論所拍攝的內容有沒有安排過,當攝影機一打開的那一刻,攝影機的存在便會讓一切都不再真實。




小蝦米與大鯨魚的壟斷革命


在1930年代好萊塢的片廠制度幾乎成為了國際上最強大的電影產業,然而其中有許多問題是電影人們避而不談的,如電影公司擁有電影院如此一條龍式的經營方式,要賺錢就必須向大型電影公司靠攏,而這也引起了獨立製片人的不滿,組成工會開始要將這種壟斷自由市場的體系瓦解。


好萊塢的鬥爭大概從1938年開始,基於好萊塢的片廠式拍片手法,大片廠找來知名的導演、製片人以及演員,拍攝大量重複性質的電影,再從自己的電影院放映,讓片廠背後的大財團獲得了非常龐大的收入。當時派拉蒙擁有全美國17%的電影院,而因為他們的電影商業性質強烈,電影的各項收入佔了好萊塢的45%,當時整個好萊塢的資源就操控在八大電影商手上,包括環球(Universal)、派拉蒙(Paramount)、米高梅(MGM)、福斯(Fox)與華納(Wanner Bros)、哥倫比亞(Columbia)以及聯美(United Artists)、雷電華(RKO)。


然而這樣的程序怎麼看都有壟斷的問題,因為製片廠制度允許製作與發性放映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更組織美國電影協會(MPAA)來抵抗國外影片,當時的政府還沒有類似的概念,但對於獨立製片人如卓別林、大衛格里菲斯等人來說,這是他們必須站出來捍衛權益,他們組織了SIMPP(Society of Independent Motion Picture Producers)對八大電影公司提出告訴,於是好萊塢開始了一連貫關於公平貿易的訴訟。1948年美國政府判定派拉蒙等大電影公司有罪,結束了好萊塢片場制度的黃金時代,也開啟了獨立電影創作者的小天地,讓更多不同類型的電影能夠探出頭來,與觀眾見面。



rachaelbladerunner


電影才能反映社會中真實的黑暗面


如同我們前面說到的獨立電影,除了片廠制度以外的電影開始有不同的面貌,黑色電影(Film Noir)便是其中之一。從1940年代到1950年代末期,黑色電影源自於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搭載了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犯罪小說,加上當時1940、50年代貪腐的警察、政府,出現了一個這種黑暗、憤世嫉俗的電影風格。另一方面則因為戰後美國將共產主義塑造成假想敵,整個美國有所謂的「共產肅清運動」,只要你的想法與保守派的想法不同,就會被視為異類,因此藝術創作者們的前衛思考,只能訴諸電影呈現這股對於社會的不滿。


rob-8290


以技術面來探討,由於當時獨立電影的資源不足,並不像過去在片廠有非常多的燈具可以打燈,多數的黑色電影都非常的昏暗,甚至有些電影作品全部都在夜晚進行。而電影創作者以硬光(Hard Light)製造出高反差的明暗對比,以及大面積的陰影,製造出抑鬱的整體氛圍。而光線所製造出來的陰影會成為框架,在畫面中象徵性地將角色的心理狀態呈現出來。黑色電影通常會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女主角,然而這個女主角與過去的電影女角不同,通常都不是良家婦女,他們大膽、性感又火辣,但隨著故事發展,往往會成為悲劇下的犧牲品。



第一部公認的黑色電影是1941年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的《梟巢喋血戰》(The Maltese Falcon),之後更有《M》、《雙重賠償》(Double Indemnity)、《迷魂記》(Vertigo)等經典作品。這樣的潮流在1950年代後期後就慢慢消失,但仍然有許多導演運用了這樣的手法,將不同的文本置入其中,如《銀翼殺手》(Blade Runner)、《旺角卡門》、《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無間道》…等。黑色電影的手法更與科幻電影、心理電影以及各式各樣的類型電影混和,產生出複合式的電影類型。




藝術流派的轉化,實驗電影的啟蒙與變化


在美國西岸好萊塢發生的那些鬥爭的同時,在東岸紐約掀起了一波特別的實驗電影潮流,去掉傳統電影裡的故事情節,實驗電影更重視影像的翻玩以及影像本質的思考。1930年代有一群人主要以16釐米底片拍攝電影,然而其文本並不在劇情上,而是轉移到了更機械性的電影解構,在形式以及內容上都與一般我們認知的電影非常不同。歐洲許多國家在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流派逐漸成熟,尤其是法國先鋒派的大膽與創新,許多藝術家轉而以電影的形式展現才華,美國也因此受到影響。實驗電影一般來說在聲音和影像上往往無法令一般觀眾了解,然而其表達夢境、思考或是潛意識的概念,透過影像間的不同排序、怪誕地畫面風格等,讓電影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樣貌。


歐洲有許多藝術家早已開始拍攝非劇情模式的實驗電影,西班牙國寶級的導演、劇作家、作者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ñuel)所拍攝的《安達魯西亞之犬》(Un Chien Andalou)將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但進了電影之中,電影產業便在超現實主義的激勵下,發展出了實驗電影的類型。到了將近1960年代,便是上週我們討論到的瑪雅黛倫,將電影藝術作為自身夢境與潛意識的抒發媒介,製作了與創作者相當親密的影像作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反映到影像中,在以影像讓觀眾們自我反映,這一層層看與被看的關係中,實驗電影在結構上的突破顛覆了過去我們所認知的電影。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