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瀞心
我捉起一隻螞蟻,將它捉離我的電腦。
它不小心誤闖鍵盤,可能會被我飛快又無法預期的打字速度按到,生命說不定就終結了。
放到桌面,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弄傷了它,但它急匆匆地往前爬,似乎受到很大的驚嚇。
有時我也覺得自己是隻螞蟻,無法掌控自身的命運。預期外的事情發生了,幸運時,有人會陪在身邊協助;不幸時,情緒則會將我淹沒。
「幹恁娘!」
從小,在刻意「過濾」之下,這句話從來沒在我家現身。長輩們都說那是句髒話,不可以學,但我在小學五年級時,像成癮似地,幾乎天天講。
到現在還是覺得,這句話無論講、聽,都鏗鏘有力。生活的情緒在內心積存,滿如一杯水,每講一次,我總錯認,情緒會被倒掉那麼一些些,我會被釋放。
經常性地在生活中被提及,從每一句「幹恁娘」中所流洩出的憤怒、焦急、無奈、哀傷...,髒話不知不覺間,成為探測人們情緒的雷達。《愛琳娜》中愛琳的大哥即是典型,從頭到尾都給了觀眾,如此誠實直接的情緒。除了大哥,《愛琳娜》中的各個角色的個性設定,貼近一般觀眾的生活,真實地有如窺看隔壁鄰居的故事,帶給我驚奇。也強烈感受到角色的性格,牽動著整部電影的走向。
《愛琳娜》帶來的驚奇還有更多。
情緒、情感、生活等軟性議題,已是電影作品中的常客。《愛琳娜》的特別,在於以個性鮮明的小人物為媒介,加入大量軟性議題,穿插逗人發笑的元素,同時輔以紀錄片喜愛的政治、經濟議題的骨幹,為劇情片帶來豐富的層次。
表象上,《愛琳娜》濃厚的鄉土氣息,看似設定為台灣南部的小人物故事,尤其出現大量我熟悉的高雄街景;精神上其實傳達著,這是一個適用於整個台灣的故事。除了個人自身的命運外,政治、經濟的議題,一直左右著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生命。
對掌權者來說,或許我們只是隻螞蟻,微不足道,且他們自認能夠掌握我們的生與死。但也因台灣的自由,我相信,公民還僅存那麼一點點力量在手中,期望搬動自身的命運。《愛琳娜》內對於違法拆遷的描寫,即是近幾年的公民運動所遺留的痕跡。如同敲響警鐘,提醒著在上位者,別低估了螞蟻們的力量。
獻給高雄。獻給台灣。
後記:觀影過後,工作人員們有提到,因暑假檔期,好萊塢強片來襲,《愛琳娜》不得不提前在戲院下檔...。但目前仍有許多觀眾觀影後,自發性提出「包場」的要求,希望《愛琳娜》這部好電影,可以進到更多人的心中。
《愛琳娜》官方臉書仍找得到許多自發性包場的場次。還沒體驗過《愛琳娜》魅力的觀眾,或者想再回味一次,都可以在上頭找到資訊。
若想包場,請私訊《愛琳娜》官方臉書管理員,或撥打0917-085-015,與張小姐聯絡。
我想,這也是另一種螞蟻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