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電影色彩學教室:回歸黑白電影背後所埋藏的玄機

2015/07/26|專題報導
by janettso
文 / Janettso

稍早我們學習到電影基本的配色模式,進而了解其色彩於電影的歷史上佔據了一席之地。第二篇中我們回顧早期彩色電影還未盛行之時,大部分仍是以黑白電影為主。自1932年「三色特藝」的技術誕生之後,彩色電影帶起一股熱潮,至今彩色電影一直是主流。科技更是發達的現代,3D、4D電影也紛紛出現。然而,有些導演選擇踏上尋根之路,找回當初黑白電影時期的初衷,也許在充滿彩色幻覺的現代,黑白色調的使用反而更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就如同1939年的電影《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使用彩色來對比黑白,夢境與現實的差異性。


美國影評人兼劇本作家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曾於1989年發表過一篇〈著迷於黑白電影的理由〉(Why I Love Black and White)之言論,其中寫到「從古至今一直存在著本質上的美學問題。顏色總是能與我們產生共鳴,像是紅色代表著熱情,黃色代表著希望,綠色則代表著陰沉等。適當地處理電影色彩必畫龍點睛,但一不小心就成畫蛇添足之舉,或是像早期「三色彩藝」的技術發達之後彩色電影淪為商業性質的產品。然而,現今的電影世界似乎有意地忽略黑白電影。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皆為彩色,相較之下黑白電影更顯得夢幻、純淨,使整部電影結構單純地以動作及光影呈現。彩色電影本身即可自行發光,但是黑白電影需要藉外來發光。當在拍攝彩色電影之時,你皆可於任何地方打光,觀眾自己會透過顏色來區分物品,以及分辨前景與後景。如果換成黑白電影的話,假如你沒有細膩地調整光線與陰影,螢幕所呈現的畫面會是模糊不清的。因此,通常藉由光影的處理模式來建立不同層面的價值觀世界。」(收錄至《Awake in the Dark: The Best of Roger Ebert》,內容多為他40年以來的電影評論及採訪資料,羅傑伊伯特談論《北非諜影 Casablanca》:<'Casablanca' Gets Colorized, But Don't Play It Again, Ted>


有時候,一部電影以黑白方式呈現更勝過彩色的品質。我們都知道導演史蒂芬索德伯(Steven Soderbergh)有一份專屬的「電影口袋名單」(暫譯,Cultural Diet),記錄自己每天所觀賞的影片、書籍以及電視節目,並且附註次數。於他2011年4月至5月的列表中,僅僅六天內就觀賞其1981年作品《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的黑白版本至少三次。原始版本的《法櫃奇兵》是以彩色呈現,但他卻不停地欣賞黑白版本,可想而知,史匹伯本人更中意該版本的色彩模式。網友Jason Bailey得知導演史匹伯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也開始好奇電影《法櫃奇兵》的黑白版本是否真的更勝於彩色版本,為此製作一段影片,並選取內心認定最適合使用黑白為效果的電影片段做詮釋,最終他也認同史匹伯的想法。以下為他自製的影片。


https://vimeo.com/36143293


現今要觀賞到黑白電影幾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身處於這「物競天擇」的電影社會中,吸引觀眾的目光大多為電影人的第一目標。除了電影劇情和演員陣容之外,觀眾最在乎的就是電影精緻度,不然為什麼越來越多導演都搶著拍3D電影。導演法蘭克戴拉邦(Frank Darabont)曾經想以黑白的方式拍攝電影《迷霧驚魂》(The Mist),卻遭受其投資人強烈的反對,最終只好隨同放入DVD作為珍藏。因此,偶爾出現的黑白電影更顯得其珍貴的價值。這也是此篇文章試圖去討論的內容,取出近半世紀以來使用黑白的方式製作電影,其中包括純黑白、片段式黑白以及黑白含局部色彩,亦為以下的分類模式。





  • 純黑白的方式




通常一部電影決定以純黑白作為背景色調,該片著重的是電影敘事。有著五顏六色的電影色調的確極具特色,但往往我們會受之感染或是分心,而忘記導演想要述說的故事。而敘事的內容各有不同,有可能是一段自我成長的心路歷程,或是人性背後的陰暗面貌,導演想要透過單獨黑白兩色的方式來傳達重要的理念。


clerks-movie


1994年的電影《瘋狂店員》(Clerks)被視為獨立電影中的傳奇之一,當初僅僅只有近3萬美元的預算、16mm的黑白膠片、21天的拍攝時間以及唯一的背景─美國紐澤西州一家Quick Stop的便利商店。與現今龐大的成本電影相比該電影根本不足稱奇,當時於美國上映之後卻造就了320萬美元的票房(以成本效應來說算是大獲利),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黑白電影。一通被老闆臨時叫去上班的電話,布萊恩奧哈洛蘭(Brian O'Halloran)飾演的店員Dante即使不情願也只有接受事實的命運,透過他與傑夫安德森(Jeff Anderson)飾演的隔壁出租店店員Randal的對話以及便利商店中各種怪誕離奇的事件,反映出普遍上班族的遭遇。儘管當初是因成本考量而選擇黑白膠片,使該電影具有故事性及流暢度或許正是黑白畫面的功勞。另外2006年上映的續集電影《瘋狂店員2》(Clerks II)則回歸現實的彩色世界。


still2


2013年的電影《紐約哈哈哈》(Frances Ha)講述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飾演二十七歲的Frances,立志要成為職業舞蹈家至今只是個臨時舞團的擔當,而且居無定所,流浪於美國紐約各地。快過三十歲大關仍無任何穩定關係的伴侶。電影劇情以主角Frances為視野,像一部人生紀錄片,每個人都可能有過與她一樣的心境,黑白的模式使得角色的性格更加鮮明,更觸動觀眾的內心。



另一部2013年的電影《內布拉斯加》(Nebraska)是導演亞歷山大潘恩(Alexander Payne)最新的作品,該電影延續他一貫的黑色幽默之風格。講述一對父子為了一張中了百萬美元的傳單而踏上這趟公路之旅。前往的路途中,他們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包括親戚及朋友,其劇情還談及父子之間的情感,孩子透過此旅程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父親。導演不單是傳達人性的貪婪,也流露親情的溫暖,黑白畫面之下展現出其堅強的敘事效果。






  • 片段黑白的方式




現今電影的剪接技術如此發達,色彩與黑白交錯放映並不是件困難之事。然而,導演選擇這樣的手法通常都有基本定律─向觀眾說明兩種不同的情境。而此「情境」的定義可以分很多種,像是時間性的差異,心境上的轉換,或是回憶中的故事,不管哪種用途都是想要讓觀眾理解電影中每場畫面所代表的意涵。


movies_edward_norton_monochrome_american_history_x-greyscale_desktop_1920x1080_hd-wallpaper-1280x720american-history-x-Vinyard-Brothers


1998年的電影《美國X檔案》(American History X)使用黑白畫面來表示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飾演的Derek過去的故事─幼年時期親眼目睹自己的父親遭受黑人槍殺之後,便成為新納粹主義者,並且鄙棄黑人等種族歧視之舉。他因為射殺了兩名黑人而入獄,身上的新納粹圖騰使他在獄中成為黑人的眼中釘。然而,有時候事實並非為表面所認知的,因為工作需求而與黑人有了接觸,Derek漸漸地了解黑人的另一面,並開始反省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導演托尼凱伊(Tony Kaye)使用兩條交錯的時間線來敘事:黑白畫面代表著主角迷惘的過往與主觀的視野,彩色畫面則代表著主角釐清後的現在與開闊的心境,這樣的呈現手法清楚  地交代出劇情的走向。


memento13memento-still


2000年的電影《記憶拼圖》(Memento)奠定了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於好萊塢電影世界中一線導演之位。這部電影的時間線以畫面色彩來做區分,黑白畫面為直述的方式,而彩色畫面以倒敘法告訴觀眾時間的走向,並以交叉式出現來模糊時間點。導演想要透過此蒙太奇的剪輯手法呈現蓋皮爾斯(Guy Pearce)飾演的李奧納多(Leonard)的斷續性記憶,也讓觀眾感受到主角的記憶障礙以及緊湊的劇情。


kill-bill-vol-1-2003--034865315438358


2003年的電影《追殺比爾》(Kill Bill Volume 1)融合港式武打、日本武士道與義大利式西部片的風格,亦為導演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的「暴力美學」之代表作品。該電影具有鮮明的色調,其中也穿插了兩次黑白畫面。一次是電影的開頭畫面,以黑白的方式回憶鄔瑪舒曼(Uma Thurman)飾演的「新娘」之「過去」,通常是一段灰暗的故事。另一次則是劇中一場與黨羽的戰鬥,巧妙地運用關燈的動作將電影色彩轉換成黑白色,砍殺上百人之後再安排開燈的動作回復原先的色彩。或許是因場面過於血腥而以黑白的方式呈現,但黑白畫面下有著「概略敘述」的意涵,象徵主角以殘暴的手段殺盡全場。





  • 黑白含局部色彩的方式


當整片黑白的畫面中埋藏幾種單一顏色,不僅顯現電影的衝突性,還可能是關鍵性的訊息。不同於純黑色的電影,其劇情更具戲劇性及張力,它可能代表著角色的性格,或是一種特定的標竿。該呈現手法打破黑白電影僅是敘事用途的既定印 象,卻又不失其黑白色的本質性。


Schindler's List


曾獲七個奧斯卡金像獎的1993年電影《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中僅有的色彩填滿於一位「紅衣女孩」身上,她的兩次出現代表著連恩尼遜(Liam Neeson)飾演的主角辛德勒(Schindler)的心境轉變。第一次是在納粹黨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時,她逃命的身影被主角撞見。第二次則為其中一名被焚燒的屍體並再度映入辛德勒的眼簾,這次注目時的情緒卻有了變化。主角本來只是個貪圖名利的商人,對迫害猶太人的舉動不以為然,但經過「紅衣女孩」那次的逃跑激起了他的惻隱之心,雖然該女孩最終難逃一死,卻深深地影響了辛德勒的為人處世。因此「紅色」素材成為該電影重要的訊息之一,不僅是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也是讓觀眾省思戰爭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之最簡易方式。


95659_cropped_1200_630_90_4a7bcb8adfb9c448903cb648c4f61bf5


1998年的電影《歡樂谷》(Pleasantville)為一部美國的奇幻喜劇片,講述1950年代的美國黑白電視連戲劇因為一對龍鳳胎姊弟的不請自來,將其黑白的生活逐步地上了色彩。「歡樂谷」原先是一個似烏托邦的世界,它們只存在柏拉圖式的愛情,卻因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飾演的姊姊珍妮佛(Jennifer)的「嘗舔禁果」之舉解放其市民,而這些被解放的人們開始有了「色彩」的化學反應。導演蓋瑞羅斯(Gary Ross)以逐點色彩的方式來傳達思想的轉變,並反映出角色之間的 衝突,也因為有這些「色彩」的差異性使得世界充滿著多樣性。


518902


2005年的電影《萬惡城市》(Sin City)改編自美國黑馬漫畫(Dark Horse Comics)所出版的同名漫畫,導演勞勃羅里葛茲(Robert Rodriguez)與原畫家法蘭克米勒(Frank Miller)採用其原汁原味的「黑白」漫畫風格,並添加色彩於角色的髮型及服裝上來對比電影畫面。畢竟該片偏向「暴力美學」之類型電影,但在黑白色的渲染之下也使幾幕血腥的場面變得如此惡趣、誇張,像一場鬧劇。不同於電影《歡樂谷》的黑白世界,《萬惡城市》的世界無非黑即白的道理,亦沒有所謂的正派或反派。然而,穿戴色彩的角色們都有著其獨特的性格,「黑白」暴力背後所寓含的生存意義也是該電影的核心論點。有趣的是,「暴力藝術化」之稱的昆汀塔倫提諾曾擔任其特別客座導演來執導其中一幕場景。而2014年上映的續集電影《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Sin City: A Dame to Kill For)依舊延續首集的製作手法及灰暗風格。


這個社會就如同電影色彩之間的關係,黑白與彩色彼此相輔相成,兩者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及意義,這也是黑白電影永久不滅的重大因素。彩色電影帶給觀眾視覺特效的驚奇,黑白電影則給予觀眾耐人尋味的後勁,當兩種效果集合而成又是另一種驚人的效應。因此,並沒有區分何種做法才是完美之說法,當你手裡握著不一樣的故事,這時電影色彩就是協助你挑選最佳敘事手法的幫手。換作是你,心中有過黑白版本更勝於原始彩色版本的電影名單嗎?對我而言,2014年的電影《黃金時代》(The Golden Era)適合以黑白的方式呈現,其中「對鏡獨白」的畫面以彩色表現更可以拉大電影中演員與角色相互轉換的反差。


參考資料:Flavorwire, Screen, Examiner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