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到如何運用色彩來增添整部電影的氣氛,暖色調給人溫暖、和諧之感,而冷色調給人冷靜、安詳之感。將兩種模式互相組合成各種不同的氛圍,這也是色彩於電影吸引人之處。然而,有些導演視色彩為傳遞訊息的工具。一般來說,我們必須從電影劇情來得知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涵,但有些導演並不想採用這麼簡單地方式。他們想藉由電影色彩來傳達訊息,有時候這些色彩更是撐起整部電影的支柱。而該色彩的表現並非只是為了美化電影,甚至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內容。
其實在還沒像現今科技如此發達時,無法使用電腦繪圖來增添電影色彩效果的時代中只能以手染的方式為電影上色。想當然爾,手染著色需要大量人力,因此於當時製作彩色電影是一件耗力費時之事。最經典的彩色手染電影為1903年的《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與1926年的《古城末日記》(The Last Days of Pompeii)。
於1915年,美國科學家兼工程師的赫伯卡馬斯(Herbert Kalmus)與其工作團隊創設了「特藝彩色」(Technicolor)沖印公司(「特藝彩色」是一種彩色電影的攝製系統),攝製彩色電影才進入較具規模、有跡可循的歷史時期。然而,此時的彩色電影攝製技術是以特製攝影機,外加特製放映機及特殊放映光源來完成整個「彩色」的視線幻覺,效果雖然不錯,但不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由於當時鮮少人在乎電影為彩色還是黑白,因此到了1930年代大多數導演紛紛放棄製作彩色電影。
不過幸運的是,1932年「三色特藝」的技術隨之誕生,原先的「雙色(紅色與綠色)」之外,攝影、沖洗機制內建中再多加一道「琥珀色」。另外,有了華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的加持,它的《胡鬧交響曲》(Silly Symphony)系列卡通短片就是以該特藝彩色來拍攝,因而造成一股彩色卡通片的超級旋風,並且襲捲整個好萊塢(Hollywood)。儘管此股潮流在當時仍具爭議性,像是「藍色」被大量過度使用而造成視覺疲憊等批判,但這也是彩色電影開始受到關注的轉捩點。如果你對早期彩色電影的歷史深感興趣,或是想要欣賞當時彩色電影的相關作品,這裡有一本書非常值得推薦。
由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所出版的《Fantasia of Color in Early Cinema》,內容回溯至1890 年代的彩色影片,並從荷蘭國家電影資料館(EYE Film Institute)蒐羅了超過三百張與彩色影片相關影像,其中還包括導演愛德溫·S·波特(Edwin S. Porter)1906年的《醉鬼的幻象》(Dream of a Rarebit Fiend)。下方的影片為此書的導覽簡介。
當滿足了一個慾望,另一種層次的需求就隨之浮現。現今科技的進步不僅帶來生活上的方便,連電影世界也受之獲益。電腦的發明幫助電影在製作的層面上有了更大的改善,當基本的配置完善時,色彩的製作就並非單純為添色效果,進而成為傳達訊息之用途。像是年齡、文化、政治立場、以及地理風俗,這些差異性質都可以於電影中以色彩來做不同的詮釋。不同類型的電影會有不同風格的色調,而劇中角色所搭配的打扮也象徵本身獨特的個性。最經典的例子為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2003年的電影《追殺比爾》(Kill Bill Volume 1),以全亮黃色系海報來吸引大眾的視線,鄔瑪舒曼(Uma Thurman)飾演的「新娘」身穿的黃色套裝也象徵該角色內心狂野之面貌。一般而言,色彩被用於電影所象徵的意涵大致被歸列為下列四種。
色彩的運用並非只是美學的概念,當劇情開始朝向重大轉折發展,這時就會以特定的色彩區分來突顯該變化。
上圖分別為1939年的經典電影《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之場景,由於正為電影色彩技術進步的階段,視黑白電影過渡至彩色電影的里程碑。電影中以黑白片段作為桃樂絲(Dorothy)真實生活狀態,而彩色的部分則為她如夢似的歡愉橋段。
2006年的電影《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也以顏色的區別作為角色心境的轉變。女主角在還未發現自己真實的身分時一直過著壓抑的生活,這期間的電影色調多偏向灰色、藍色及綠色,而這些顏色也多屬冷色調,從中可以感受到主角內心的孤寂。當她誤闖入幻夢似的地底王國,開啟了她不一樣的人生旅程。而這階段電影的色調也隨之起了變化,多以金色及紅色等暖色調系列呈現,代表著茁壯及支配之意味。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透過言語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想法,從色彩的呈現就可以得知角色所具備的個人特色,像是紅色代表熱情洋溢,藍色則代表憂鬱情懷。
曾獲得五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2001年法國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elie),就是以其獨特的電影配色模式來刻畫劇中角色們的內心性格。為了呈現主角艾蜜莉如童話般的內心世界,導演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及攝影師布魯諾戴邦奈爾(Bruno Delbonnel)決定採用「綠色-紅色-金色」三種色調來主導整個電影的氛圍。
上圖中的藍色檯燈與此幕紅色調場景形成強烈對比,代表著該角色正處於一種糾結之心境(沒錯,於第一篇中有提及過)。
一種顏色被賦予的內涵會因不同的電影故事而形成多樣化的面貌。就像解謎團一樣,原先只是個不起眼的點綴之物,隨著劇情的明朗化,漸漸地發現它們一直是整部電影想傳達的訊息。其中最擅於使用顏色給予觀眾線索的導演非奈特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莫屬,以下舉出他幾部經典作品為例子。
1999年的電影《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最著名的就是無處不見的「紅色」警戒。電影中紅色物品總是會與危險及死亡有所關聯。有趣的是,上圖中明亮的燈光與紅色氣球卻有強大的對比,代表著神聖且嶄新的生命之意味。
2000年的電影《驚心動魄》(Unbreakable)則很明顯地以綠色代表英雄,亦即正派角色。而紫色代表惡霸,亦即反派角色,就像劇中山繆傑克森(Samuel Jackson)飾演的伊萊迦(Elijah)總是身穿紫色的西裝外套。
2002年的電影《靈異象限》(Signs)看似一部科幻片但其實探討的是人類心中所秉持的「神明論」,劇中由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飾演的牧師格蘭(Graham)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之後,從此不再信仰任何祂理論。然而,我們可以觀察到該導演刻意地穿插薰衣草色的配件於電影中來代表母親(亦為牧師的妻子),有著「母親永遠都在身邊守候、保護著我們」之意思。
2004年的電影《陰森林》(The Village)中的「紅色」一樣是危險的標誌,且深具攻擊性。而主角們身穿的黃色斗篷似乎有驅魔之用,黃色給予安定,像是保護色般提防各種突如其來的危機發生。
2006年的電影《水中的女人》(Lady in the Water)中最關鍵的泳池場景,開場白就直接帶至波光粼粼的水面,是一切故事的起源。藍色不僅代表著穩定且平靜,在此部電影也有希望的面向。
2008年的電影《破天慌》(The Happening)講述一場前所未有的恐怖災情爆發於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而劇中的主角們為了逃離這場災難而奔波於其郊區草原。儘管該電影給予的顏色線索不夠顯著,但還是可以從幾個重要的裝配及景色來察覺。像是由柔伊黛絲香奈(Zooey Deschanel)飾演的艾瑪(Alma)身戴黃色皮包穿梭於整片黃色雛菊大草原中,其實還有很多關於黃色的標誌物品出現於此片。該導演似乎暗示著黃色是他們的療癒色,能保護他們免於災難,就如同電影《陰森林》中黃色的意涵。
你能想像二十世紀初的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嗎?經歷兩次的世界大戰,而大戰之間又有過一段經濟大蕭條時期。當時的絕望心境以及困苦的背景,也是許多導演們得以發揮的好題材。為了與現今的時代做區別,最好的方式就是調整電影色彩使觀眾清楚地了解自己面對的是過去的銀幕世界。
2000年的電影《霹靂高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將背景拉回1937年正值經濟大蕭條的美國,有三位罪犯為了逃獄而奔波於整個密西西比州。由於身處蕭條的時代氛圍中,導演柯恩兄弟(Coen brothers)及攝影師羅傑狄金斯(Roger Deakins)選擇使用灰褐色的色彩來呈現舊時代的樣貌,突顯該時代陰沉之面。
電影的劇情與演員的詮釋固然重要,但顏色的鋪成也是整部電影的重要一環。如果你將以上的圖片去除其色彩,或是亂無章法的處理電影色調,就會變成一部單調且無吸引力的影片。因此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導演及攝影師如此重視電影色彩的原因,而幕後的美術工作者對電影色彩的貢獻也不容忽視。當然,文章中所列舉的電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還有很多電影色彩值得我們拿出來討論。看完這篇的你,如果腦中聯想至其他電影也採取了相似的色彩運用模式,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參考資料:hyperallergic, colourlo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