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四週年 讓我們藉由紀錄電影《艾美懷絲》重新認識這位英國女歌姬

2015/07/23|專欄評論
by

文 / 童


「這女孩歌唱得真不錯。」看著電腦裡那些從前自己表演的舊影片,艾美懷絲(Amy Winehouse)對老友這樣說道。「如果能夠回到過去那些時光,我想我會選擇一條不那麼顛簸的路。」

說出這段話的沒多久前,艾美在塞爾維亞的演唱會上表現失常,一度坐在揚聲器上拒絕演唱,恍惚的精神狀態與失去水準的表演不但引起觀眾們的不滿與訕笑,也迫使當時的巡迴表演不得不立即中斷。五個星期之後的2011年7月23號,艾美從藥物與酒精濫用那裡索取了音樂人專屬的27俱樂部門票,離開了我們大家。

四年過後,導演亞斯夫卡帕迪亞(Asif Kapadia)所執導的紀錄片《Amy》已經在許多國家上映,讓我們有機會認識還未成名前的艾美,也重新參與一次這位巨星的崛起與殞落。

跟很多人一樣,自己是在艾美懷絲推出專輯之後才正式注意到這位被譽為擁有渾厚沙啞smoky嗓音的新靈魂樂(neo-soul)女歌手,我們從她的音樂開始認識她,看著她一晚風光的拿下五座葛萊美獎;也跟很多人一樣,藉由各式各樣的狗仔小報看到她黑暗的另一面。《Amy》這部紀錄片不但在許多面向做了更深更詳細的探討,也試圖以不同的敘事角度去打破世人對她的刻板印象。英國的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 UK)給予了導演無限制的權限去運用所有相關資料,艾美的好友兼第一任經紀人尼克沙曼絲蓋(Nick Shymansky)則是提供長達12小時的生活花絮,也因此,導演選擇讓訪談內容以單純的聲音呈現,視覺盡可能地保留給從未公開過的影像照片,讓整部片看起來與其說是一部紀錄片,不如說更像是一篇日記。

一篇甜蜜卻也苦澀的日記。

如果想要保留些探索的空間與樂趣給之後進電影院的自己,不妨看看這支 A24 官方釋出的最新預告(上)以及導演對這部作品的看法(下),然後把網頁關了。接下來的文章會涉及電影部分內容,請客倌酌量使用。

 

 

愛情、音樂、與毒藥


AMY WINEHOUSE

音樂對艾美來說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從小因為家庭成員不乏爵士樂手與音樂家,以及自己父親米契懷絲(Mitch Winehouse)的影響,14歲的她擁有了人生第一把吉他,20歲推出的首張個人專輯很快地以她的爵士曲風及迷人嗓音打起知名度,一直到了2006年,23歲的艾美與製作人馬克朗森(Mark Ronson)完成了她的第二張專輯,向人們證實她在音樂風格上的無法預測及前瞻大膽。

兩張專輯中間,改變的不只是彩色刺青的增加或髮型的轉變,還有2005年與布雷克(Blake Fielder-Civil)的相遇。

毫無疑問的,布雷克不僅讓艾美陷入愛河,更讓她沈迷於酒精及毒品之中(布雷克曾在2007 年7月的一次訪談承認艾美使用古柯鹼與海洛因、甚至自殘的行為與自己有關)。如同許多偉大的27俱樂部成員一樣,酒精、毒品、與愛情對艾美來說都是致命卻迷人的存在,而如今回過頭來看,說艾美的部分成就必須歸功於毒品與酒精似乎有些不妥,但不可否認的是,如同對很多人而言愛情有如毒藥一樣,艾美以更赤裸更具實驗精神的方式,用音樂去傳達愛情的本質 — 那些人們在愛情裡的沈溺、痛苦、與掙扎。

也許這也是為什麼她的音樂能夠如此讓人共鳴。

AMY WINEHOUSE

 

「當我第一次演奏的鋼琴旋律給艾美,她在一小時內寫好了歌詞,現在已經沒有歌手會這樣做,而這讓我大為震驚,她只花了兩個小時完成的歌詞,而且那些歌詞是如此坦率誠實。」 — 製作人馬克朗森(Mark Ronson)

 


艾美的成名曲就是最好的例證。當年布雷克因為襲擊酒吧老闆必須服刑12個月,艾美的經紀人認為這段分開的期間是讓艾美回到正常人生活的最好時機,於是向艾美的父親米契協調,希望能夠讓她去勒戒,後來故事的發展眾多紛云,經紀人在受訪時說米契臨時反悔,米契公開苛責對方造謠,而艾美則是在MTV訪談上有一套自己幽默風趣的說詞。不管當初發生了什麼事,艾美最終沒有去勒戒所,卻造就了的誕生與聲名大噪。

重新回顧一次歌詞,這首歌不僅唱出了我們在人生中遇到掙扎時的內心糾結,也是艾美用來記錄某一段自己人生的筆記。紐約時報的影評瑪諾拉達吉斯(Manohla Dargis)在看完《AMY》後在文章中說道:「They tried to make me go to rehab but I said, No, no, no,這首歌成為了人們琅琅上口的歌,但是也讓人無法再用同樣的心情去聽。」

Coldplay 2011年在馬德里的演唱,替最療癒的一首歌選了最令人難過的前奏。


而另一首廣為人知的背後,則是與艾美一次和布雷克分手後對方回去自己前女友的身邊有關。即使他們兩人一路上的感情時好時壞,布雷克對艾美的負面影響也不被艾美周遭親友認同,但是對艾美而言,布雷克的愛是具備毀滅性同時卻極具吸引力、甚至是能夠激發靈感的;也許正是因為這樣,艾美從來離不開(甚至不願離開)布雷克,這段戀情滋養了艾美的創作,同時摧毀著她。一段訪談裡Daily Star Sunday的專欄作家詹姆斯(James Ingham)說道:「把所有錯都推到布雷克是簡單甚至理所當然的,不論你喜不喜歡他這個人,都不能夠去否任他與艾美之間這段愛恨交織的戀情,那是充滿激情甚至令人敬佩的。」

「結局總是讓人難過?不是嗎?」 2006年艾美與馬克在錄音室錄製片段

 

不論世人如何去評價艾美在愛情與毒藥之間的遊走,她的專輯與(甚至是過世後才推出的)確實都讓世界耳目一新,與其說艾美改良了爵士樂,不如說她重新去想像以往爵士樂全所未見的詮釋方式,也因此創造了完全獨特的曲風 。

屬於艾美懷絲自己的流派(The genre of Amy Winehouse)。

布蘭奇之死


AMY WINEHOUSE

當年艾美與她的愛人布雷克在倫敦Sanderson飯店外頭,被狗仔隊跟拍到兩人疑似使用海洛因的全身血跡,照片一被揭露,引起社會一片譁然,之後艾美便成為小報封面的常客。於是每當狗仔隊們嗅到艾美的負面新聞,相機便洶湧而上對準車窗內已經飽受摧殘的身體和無助困惑的臉龐,用他們的快門一層一層地剝開艾美。一張張倉惶狼狽的身影,以及車窗內閃光燈下受驚的惶恐神情,成為了最後幾年我們對艾美的主要印象。

歷史上女性名人在公眾場合因為情緒失控或行為脫序而被狗仔惡意嘲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艾美當然不是首例,也很可能不是最後一個。而說到這,就不能不提美國當代備受推崇(同時也深受爭議)的劇作家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在1947年的作品《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該作品裡的女主角布蘭奇·杜波依斯(Blanche DuBois)奠定了「因不穩定情緒與缺乏安全感進而被社會嘲笑鄙視的女性」原型,這些布蘭奇女孩個性獨立甚至我行我素,情緒波動且自己無法控制,通常患有焦慮及憂鬱症。故事中布蘭奇搬去與自己個性完全兩極的姊妹史黛拉同住,而劇中的兩人代表了女性最早的二分法 — 史黛拉屬於柔弱嬌妻,而布蘭奇則是反復無常而且行為難以掌控的、所謂的「不體面」類型。在該作品中,史黛拉是人們內心良家婦女的縮影,同時對照出布蘭奇的離經叛道,也因此布蘭奇成為被冷漠社會排擠的不幸孤兒。此外,劇中另一個重要的角色是史黛拉的丈夫史坦利,他的存在被解讀為冷血/嗜血媒體的隱喻,在劇中百般嘲笑輕蔑布蘭奇,他強暴她、虐待消耗著她的肉身及精神。

AMY WINEHOUSE9

 

"I told you I was trouble. You know that I'm no good."

 


不論是文學作品裡或現實生活中,歷史上那些布蘭奇類型女性們的最後下場,總是殘忍且戲劇化的,她們的存在殘酷的突顯出一件事,那就是掌握大眾媒體與身為旁觀者的人們可以將其人性黑暗面發揮到什麼程度。在社會大眾眼中,這些布蘭奇女孩的不同意見、不穩情緒、和不可預期行為都被視為是有罪的,這也滋養了小報文化最病態的面向 — 替讀者不斷且激進地去揶揄嘲諷一個已經被逼到死角的女子。

史坦利是一種扭曲歪斜的人類文化,布蘭奇女孩卻是一個個無異於你我、有血有肉的人類。即使在近代的反思聲浪中,史坦利這樣的行為仍舊受到推崇,因為每賣出一份小報,在實質上都成為對這暴行的一種鼓舞,於是史坦利在我們的縱容之下繼續對布蘭奇施虐,一次接著一次,一個還有一個。

而艾美就是我們這個年代的布蘭奇。

慾望號街車在1951翻拍成電影,由費雯·麗與馬龍·白蘭度主演。


艾美的活躍年代不僅遇上了猖獗的小報文化,同時間全球媒體在網路世界的型態運用上也有了突破性的發展,那便是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崛起。

2003年,艾美推出的首張專輯廣受好評因而備受注目,一年之後,Facebook服務正式推出並統治了社群媒體; 2006年,艾美藉由躍升成為國際巨星,同年Twitter的上線之後也被世人開始廣泛使用。是幸也不幸,艾美的職業生涯起始於小報文化的全新世代初期:一個網路濫權全民狗仔的新紀元。她沒有任何參考範本或應對方式的先例,缺乏明確的遊戲規則,不知道如何善用甜美的自拍去討好世人。

身為27俱樂部的新進成員,艾美生前必須比其他前輩承受多一份壓力。

的確,像是Facebook與Twitter這樣的新興媒體,傳佈資訊的速度是立即且全球性的。在缺乏新聞守門人的情形下,每個使用者理應為自己的每一篇發佈負起責任 — 這裡姑且不論是法律或是道德上。人們輕而易舉地從社群媒體上接收最新最聳動的八卦花邊,一隻食指,就能夠立即分享甚至是過度分享(Sharing & Overshaing)這些小報這些照片,在「演藝娛樂」四個字的分類之下,不是每個人都會記得在當下去質疑小報新聞獲取資訊的手段正當性,甚至應該說,這樣認真也許在他人眼裡反而顯得荒謬。

或許艾美所遭受的這一切,能夠讓大家重新去思考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那些小報花邊來充實自己的生活,也期許自己能夠更謹慎的使用社群媒體這個平台,而不是使之成為自己濫用情緒化字眼或是散布狗仔照片的集中地,尤其是當這些字眼這些照片足以傷害嚴重一個人時。

AMy WINEHOUSE

 

狗仔隊從來不會紀錄名人的崛起,卻往往加速了他們的殞落。


 

一個被塑造成黑暗女神的平凡人
 

AMY WINEHOUSE


當艾美光榮橫掃葛萊美,被譽為當時的英國最佳女歌手的同時,我們只看見講台上光鮮亮麗的她,卻沒有機會看到她背後的困惑與煩惱。也許如同影片裡那些認識艾美許久的人們所說,成名並不是艾美真正所追求的,但是在極短時間內成名不僅僅為她帶來世人注意與成就,卻也是一切失控的開始。製作人回想起他與艾美的第一次相遇,是這麼形容她:

「當眼前一個表演者一心只想做好自己的音樂,而非追求名利,你心裡便知道這次會不同以往,這樣的機會是難得可貴的。」

喜歡爵士樂的朋友或許都聽過艾美與東尼班尼特(Tony Bennet)合唱的

,不過卻不見得知道在這難得一見的深情對唱後面,艾美因為自認狀態不佳而在與自己偶像排練時掩飾不住心中的惶恐與焦慮不安。錄音室外,艾美則是常常在演唱會的表演中飲用酒精,她的酗酒問題也因此被媒體藉題發揮,大眾媒體把目光聚焦在那些不堪入目的跟拍照片上,卻不太在乎舞台上的艾美似乎沒有從前那麼快樂,站在舞台上的她,開始徬徨,開始退縮,開始逃避。

 

 

東尼曾經說過,艾美是一個渾然天成的爵士女伶,而爵士女伶不喜歡在五萬人面前表演。

 

 

很難想像一個原本北倫敦猶太家庭出身的小女孩,在短短幾年之間因為獨特的嗓音及音樂上的天賦蛻成為家喻戶曉的巨星:她那拉高的眼線、一個個鮮豔彩色的刺青、緊身短連身裙、以及頂著一頭招牌美國六零年代Beehive巨大髮型,你很難忽視艾美在大眾流行文化中獨樹一格的造型,如同你很難去忽視她那被稱作被撒旦賦予的嗓音與帶點黑色的歌詞。

 

但是當艾美的歌成為膾炙人口的作品時,我們哼著那些旋律,卻不太會去想,究竟當時這些歌是用來塑造黑暗女神形象的商業作品、被作者真誠坦率記錄下來的私密告白、或是一個無助徬徨的小女孩,用屬於她自己的方法向世界求救?

這部電影,提醒了我們艾美不只是一個在我們面前迅速崛起和衰退的巨星,同時也是一個平凡人,一個愛擠眉弄眼、害羞會把臉遮起來、而且和你我一樣,對人生充滿困惑的平凡人。

AMY_WINEHOUSE_002


當燈光一關上,我們以一個全新的角度與更近的距離重新去認識艾美懷絲,從一開始溫暖且親密的舒適感,到隨後我們因為她的聲名大噪與用藥問題產生的不安,直到最後目睹她身為一個平凡人分崩離析所產生的同情。整個過程是親密且赤裸的。電影的後段,我們必須藉由一張張照片、一個個令人難過的笑話,看著艾美不斷惡化,然後才驚覺到,其實當初我們便是這樣看著她死去。

我們也許從來不知道艾美的真實樣貌,也很遺憾地不再有機會去親自了解,用藥酗酒的陰影總是與她的人她的歌綁在一起,這樣令人不安的形象讓她更添神秘感甚至帶點傳奇性的色彩,卻也讓我們更難以純粹的角度去欣賞她的歌聲。看著《Amy》裡所收錄艾美年輕時為好友隨性演唱的生日快樂歌,短短幾句足以讓人屏息,深怕一個呼吸都顯得無禮粗俗。十七年前這個聲音就已經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往後人們也會藉由這歌聲繼續懷念她。

《Amy》並沒有將艾美塑造成殉道者或受害者,而是單純去顯露她真實的樣貌。     By Aimee Cliff / Fader


《Amy》一片引發了一些爭議,包含了艾美的父親抨擊該片內容偏頗不實,以及未婚夫雷格崔維絲(Reg Traviss)認為拍攝紀錄片的人是為了利用艾美的名字與才華來達到自己目的,相反的,艾美的製作人馬克·朗森(Mark Ronson)則是大力讚揚《Amy》成功捕捉艾美迷人的靈魂。不論真相為何,四年之後從任何角度去指責任何一個人也許不再有意義,因為艾美已經永遠離開我們;而我們能做的,或許是去記住她的好,藉由她的歌聲,藉由這個故事,藉由我們自己的理解、判斷、以及感受,如同導演所說:

「當你試著去描述一個真實人物的故事時,會發現這是一個痛苦且困難的過程,人們會因為你在電影裡使用的語言受到感動甚至流淚。這部電影本身是充滿情緒的,它成為一個旅程,一個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這位年輕人真實樣貌的旅程,讓我們知道她曾經多麼地討喜聰明,以及她的音樂有多麼了不起。我期許的是這部電影能夠重新解構世人過去對艾美的評價,讓我們重新去看待她這個人。」

經歷了波折的短暫一生,艾美留下那些紛紛擾擾以及我們的惋惜。彷彿是傳奇爵士女伶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演唱的歌詞般,顛簸的道路上艾美也許失去太多,但至少她最後獲得了平靜,以及我們大家對她的無限思念。

那是誰也奪不走的。

AMY WINEHOUSE

僅以本文獻給 我們永遠的艾美懷絲

 

延伸閱讀 / 資料來源:

 

 

Amy Official Movie Site

 

 

AMY, FOREVER

 

 

Amy’s Legacy

 

 

Amy Winehouse: The Untold Story

 

 

Bad Love

 

 

The Blanche DuBois Effect

 

 

Amy Winehouse documentary 2014

 

 

The Paparazzi Talks

 

 

Hello Giggles

 

 

Amy, A History

 

 

Amy Winehouse And The Gossip Machine

 

 

All About AMY

 

 

Boston Globe

 

 

The New York Times

 

 

Rolling Stone

 

 

FADER

 

 

NME

 

 

NPR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