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Sebox、吳尚育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學習影視創作的同學們便開始將四年、五年(或更多年)的成果,帶到大銀幕上與大家分享。談論到電影或任何影視媒材時,在各個細節都有其歷史脈絡與論述,而除了影音的呈現之外,學術的討論更是有其不可取代性。電影在歷史中的脈絡尤其有趣,一波波的浪潮推擠、堆疊,成為下一波浪潮的助力,而當代電影創作者也乘著過去的波浪,創造出更複雜也更有深度的作品。台灣藝術大學今年的論文組畢業展演「餘溫」,討論了從東方到西方、從獨立到好萊塢,在電影的歷史脈絡上相互比較,深度探討觀眾與電影創作、產業等各個環節的關係。
面對影像,人都像是受著影響著的載體,有時影像如花火般沸騰,有時又如氣體般裊裊迴盪。而人體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為水,撰寫論文的過程,似乎非於鼎沸之時捕捉其思想及精華,而更似水受了溫度後,緩緩留下醞釀下的產物及其思考。也似在空氣中反芻一個逝去的香味,一個船駛過的漣漪,一種餘韻(Sillage)。
論文發表並非大家想像中的枯燥乏味,或許不及影片發表與劇本發表那般熱血沸騰,而更似在影像喧騰的年代靜靜沉澱下的產物。在這個影像充斥、資訊爆炸的年代,靜下來思考影像似乎有著其重要性。在此,一年之中,所有同學將其所思所想的影像思考,醞釀成十本論文,面向好萊塢工業、華人在電影工業中的不同面貌、電影與作者、電影/影像與當代。讓我們在影像的年代中,以年代思考影像,以影像思考年代。
單元A :電影與好萊塢
在商業電影中看見導演─好萊塢與J.J. 亞伯拉罕
好萊塢電影自萌芽,歷經古典時期,至今仍是電影的主流勢力之一。片廠制度造就了大量影片的生產,然而,身為一個導演要如何在這體制內立足並同時展現個人風格呢?本文將以參與系列電影製作《不可能的任務3》與《星際爭霸戰》系列的J.J亞伯拉罕(J.J Abram)為例,探討一個好萊塢標準商業導演,如何在好萊塢洪流中展現屬於個人風格的不變母題。
VIDEO
驚悚與犯罪─以好萊塢連續殺人犯電影為例
現今的社會中每天充斥著無數的殺人事件,歷史上也有著許多著名的殺人犯:開膛手傑克、《驚魂記》的Edward Gein、《女魔頭》Aileen Carol Wuornos到《沉默的羔羊》、《火線追緝令》與《索命黃道帶》等。這樣的題材被驚悚電影廣泛地採用並大受歡迎,本文將以好萊塢電影中真實事件改編的殺人犯電影為研究對象,解析電影中的殺人犯如何被建構及此類型如何在當代變革。
VIDEO
單元B :電影與華人
西方對東方的想像:好萊塢電影中華人角色的形塑與轉變
西方如何想像東方?是想毀滅世界,令人聞風喪膽的傅滿洲?有著不標準口音的探長陳查理?蘇西黃般帶著異國情調的神祕女子?武功高手?近年來有著更多亞洲人角色出現在好萊塢影片中,形成一股趨勢,引發話題與討論,本文欲藉東方主義和後殖民論述,探討好萊塢如何塑造這些角色,並如何展現西方對東方世界的凝視和想像。
VIDEO
台灣電影新型態資金募集方式:創業投資、群眾募資與資本市場
台灣電影於2008年《海角七號》後,再度喚起大眾的希望,接續許多的電影製作,皆開始有亮眼的票房成績,製作預算也逐步增加。面對龐大的製作預算,籌資方式將不能侷限於過往的形式。在政府政策的推動與環境的改變下,新的籌資管道:創投基金、群眾募資、資本市場的出現,是否能成為未來台灣電影資金的來源之一呢?
VIDEO
當代電影的文化實踐—九○年後台灣電影與當代社會的關係
自台灣新電影80年代發展迄今已有三十年以上的歷史。從台灣新電影的脈絡來看,可以發現台灣電影從新電影時期逐漸趨向社會現實的揭發與批判。然而台灣電影在當代也面臨著影像大量生產與文化消費的問題,對應到台灣的社會情境當中,台灣電影又是間接扮演著文化實踐的哪些重要角色呢?
VIDEO
單元C :作者X 作者
差異揭露真實─阿布戴‧柯西胥電影中的身分認同
2013年甫獲坎城金棕櫚獎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在女同志間細膩熾烈的情感描繪下,揭露了沉重事實──階級差異。導演阿布戴柯西胥(Abdellatif Kechiche),擁有北非血統,由他特殊的身分背景出發,多次在影片中注入有關種族、移民與階級的元素並試圖為少數族群發聲。本文將探討其作品中有關階級、種族、性別等主題,亦將結合文化研究中有關主體性與身分認同的理論,以實現文本研究的依據。
VIDEO
婁燁電影中的女性與社會─以《蘇洲河》、《頤和園》、《浮城謎事》為例
婁燁的電影透過其手持紀實的手法,實驗性的敘事語言,使女性角色更真實的呈現自我,從《蘇洲河》、《頤和園》到《浮城謎事》,女性角色皆有著強烈的主體性與自我意識,呈現出其在面對現實社會的複雜性,也顯示了第五代導演到第六代導演間的轉變。本文將以女性角色主體性研究為出發,分析女性角色背後所隱藏的政治批判符號。
VIDEO
單元D :電影/ 影像與當代
Awakening of Potentials and Growth in Risk-taking Storytellers and Their Methods of Implementation
電影該如何教育?學院VS.自學?
本文將試圖分析現有知名的電影學校中的教育規劃,藉以探討電影學校如何打開受教育者電影方面的潛能,而學院的教育是否又會限制學生的想像?在媒體更加橫行的年代,電影教育又該如何調整?同時對照非學院體系出生的知名導演的自學經驗,試圖思考電影製作的潛能究竟該如何開發。
VIDEO
自我展演的身分建構與重建巴別塔- 以蔡阿嘎與PAINT 等YouTube 頻道為例
在後電影時期,電影漸漸失去了作為通俗藝術龍頭的地位,沒入了視頻的大洪流,成為一段窄頻。此時一股新勢力崛起,他們跟上了觀影習慣的改變。以自身為主角,用最少的器材拍了以自我展演為目的的網路短片。究竟其身分起了什麼變化?短片處於全球資本主義下的什麼位置?根據不同語言與文化脈絡,短片是否也有權力關係的不同?
VIDEO
時間的慢板─「長時間」電影在當代之意義探索
面對資訊紛飛的年代,微電影、網路世代,從大銀幕到電視到手機的銀幕,電影中的「長時間」曾有過什麼樣的革命,在當代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本文將探討長鏡頭、長片長、敘事脫序後的心理的長,以形式下的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貝拉塔爾(Bela Tarr)的電影;寫實下的長,貝德羅哥斯達(Pedro Costa)的電影,投以當代的眼光,重新思考電影中「長時間」的意義。
VIDEO
更多活動資訊請見「餘溫」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TUAcinemasS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