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什麼是ILM?14件事情讓你更了解特效龍頭光影魔幻工業

2015/05/21|專題報導
by seboxhong

文/ Sebox


《星際大戰》(Star Wars)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當初在為了拍攝第一部星戰電影,因為20世紀福斯公司沒有特效部門,所以他自己成立了特效公司光影魔幻工業(Industrial Light & Magic,簡稱ILM),ILM至今拿下了15次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28座奧斯卡技術貢獻成就獎,以及其他無法計算的獎項,它也是唯一獲得美國國家科技獎章的特效公司。40年來ILM公司製作了317部電影的特效,ILM為了慶祝40年來的成就,釋出了一個影片帶大家回顧這40年來的作品,「哈利波特」系列、「變形金剛」系列、「回到未來」系列,幾乎你能夠想到的商業大片都在他們的成績單上面,而Collider要帶大家深入ILM的歷史,找出了14件重要的事情讓大家更了解ILM這間公司。




  • 這是一群小伙子打出來的天下。一開始喬治盧卡斯找來了一大群人,個個都是20出頭的年輕小伙子,而且幾乎都沒有做過劇情電影的特效,他們在洛杉磯的Van Nuys機場旁邊找了一個工廠廠房作為工作室,佔地120平方公尺(約36坪),視覺特效總監John Dykstra想起那時,描述那個地方聞起來就像是體育館置物櫃的味道,而且裡面非常炎熱,只要他們在做模型工作時,室內溫度就可能到達50幾度。而且當時的門是塑膠的,所以他們每次聽音樂聽到一半,都會被迫要關小聲一點,可見當時的工作室非常的陽春。



  • ILM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他們當時在準備成立公司的資料,就想到那要叫公司什麼名字呢?公司就設立在工業公園,他們就拿了Indusrtial這個字,又因為John發明了Dykstraflex機器,公司又有很多攝影的東西,他們就想要用光影(Light)作為名字的一部分,而最後喬治盧卡斯說了一句話,確定了工作室的名字。「別管什麼工業什麼光影了,我們要創造的是魔幻(Magic)!」



  • 在《星際大戰》上映前的9個月,他們只做好了一個鏡頭的視覺特效。

  • 喬治盧卡斯當時並不知道《星際大戰》叫好又叫座,因為他上映後就去夏威夷度假了。

  • 尤達大師(Yoda)是他們最大的挑戰,也因此他們開創了ILM的電腦部門,皮克斯電腦也就此產生。

  • 被賈伯斯(Steve Jobs)買下的皮克斯影業,後來跟自己以前的母公司ILM競價想要拿到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製作的《無底洞》(The Abyss),最後詹姆斯卡麥隆還是交給了ILM做特效。

  • 一億美金預算的《魔鬼終結者2》(Terminator 2)是當時他們接下最大預算的電影,而他們以專業的技術贏得了大家的讚賞。

  • 《魔鬼終結者》裡面的反派角色T-1000穿過門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其實是狗食倒出來的聲音,這個聲音特效只花了75分美金。

  • 《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的恐龍本來要用逐格動畫拍攝,但ILM的特效師們決定要用CG呈現恐龍,於是他們到動物園拍了犀牛與大象,研究他們皮膚的皺摺,最後意外的讓其中一個製作人凱斯琳甘迺迪(Kathleen Kennedy)看到Demo畫面,便決定把Demo送去給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看,而他們當下就立刻採用了這個方案。

  • ILM公司為《龍捲風》(Twister)製作了一個簡短的概念影片,製作團隊看了之後就立刻決定要開始拍攝這部電影,而當時他們甚至連劇本都還沒有。

  • 麥可貝(Michael Bay)是一個非常愛大吼大叫的導演,而且他還以此為樂。有一次麥可貝看完了試片,覺得還不夠滿意所以就打給ILM的總監,對他大吼說我剛看了一部我還不能上映的電影,總監當下不知道該怎麼樣回應,只好也吼回去,就這樣持續了五分鐘的互吼。隔天麥導演到了工作室,跟總監說,其實他覺得昨天那樣蠻好玩的,然後他們就繼續了這樣的互動...

  • 喬治盧卡斯到現在仍然認為漫威漫畫裡的霍華鴨(Howard the Duck),如果使用數位特效製作的鴨子,重拍的電影一定相當成功。

  • 《魔獸世界》(Warcraft)將會是ILM 20年來做過最棒的一次特效。

  • 史蒂芬史匹柏說,如果ILM負責探索太空,我們現在已經殖民到火星了。


雖然ILM公司與皮克斯公司有一段不解之緣,但兩個公司對於現今電影產業都有非常大的貢獻,從這14件事情裡可以看到ILM公司提供電影產業一個非常可靠的特效後台,讓電影創作者可以更天馬行空地製作電影,也讓觀眾享受更豪華的視覺饗宴。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