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集,被十三行政區邀請成為代言人的凱妮絲,再度接下另一個角色──革命的精神領袖。至此,「展演」不再是基於活命和威脅的考量,而是要推翻暴政的手段,一連串的宣傳片拍攝於焉展開。凱妮絲無法成為照稿演出的演員,乾脆直接讓她在真實的戰場上「真情流露」,吐露肺腑之言。在第八區的宣言、在第十二區的歌唱,特定的語句成為傳遞革命訊息的媒介,語言和行為成為符號而變成動員的武器。在這裡,不可忽視的是宣傳片的剪接與傳播方式。透過攝影和後製,在凱妮絲「真實的」情感和「表演地」面對鏡頭後,給予影像強烈的渲染力,但這些影像反映的不是凱妮絲完整的個人心境,而是當下情境刺激後的感覺與念頭,而那個情境或多或少仍是宣傳小組所製造出來的(凱妮絲是「被帶去」第八區,「被交代」要說明自己想來探望傷患)。這些近乎即興的表露透過訊息傳遞到革命軍的頻道中,透過銀幕卻變成了完整的展演,勾起觀眾滿腔熱血的同時,不也證明了「(革命/運動的)神是造出來的」的道理?。而都城利用比德這個人的「符號」(無知、深情的戀人)做看似柔性、包容、諒解的停戰號召影片,其內在概念也是異曲同工。雙兩方宣傳片對於民心的競爭,加上電影對銀幕畫面的特寫和捕捉,換個角度想,又何嘗不是諷刺人對於媒體(不論是官方畫面還是網路影片)的盲目,不求真偽、一味相信,一如電影第三集中,醫院的傷患擔憂地問凱妮絲肚中胎兒是否安在,那不過是先前她們為了贏得贊助的謊言,卻仍令人深信不疑(流產一說更間接帶起民眾對都城的憤怒)。仔細想想,現實世界不也是如此?對於緋聞、醜聞、任何公眾人物的言論,甚至是政治人物的言行,種種的「新聞」透過電視的呈現讓我們以為自己有多麼了解這個世界,事實上背後何嘗沒有算計和意識型態的灌輸。以為公開、曝光的事物就無法造假,既是高估了展演者的道德,也低估了媒體滲透入微的影響力。分析至此,也就不難理解要特定用《自由幻夢I》(Mockingjay - Part 1)一集的時間來延後戰爭爆發的重頭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