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從「台灣搖滾紀事」聊台灣文化產業的時代復刻

2012/09/20|專欄評論
by hsphere
文 /  孫碩

但時代就是這樣,台灣現在的現象可以說是一種新浪潮,但我看不太到什麼知識份子振臂疾呼著這樣的世代是屬於怎麼樣的群眾?也許會覺得為什麼一定要有人來帶頭前進?因為這樣只會讓這樣文化爆炸的時代,變成虛幻、泡沫的殘影。

70年代末我們有台灣電影新浪潮,台灣電影曾經走在亞洲前方,出產過不少保留台灣鄉土題材卻也存在藝術創作手法的電影作品和電影導演,雖然依舊無法走出中影這種國家機器的制度,但無法否認出產了包括《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風櫃來的人》、《戀戀風塵》等優質的電影,或是如楊德昌、侯孝賢揚名國際的大導演。仔細想想,在戒嚴的背景下,我們以草根性的題材,或是幾乎是如歐洲社會的電影一樣,以「國家」為主的在創作電影,和現今自由發展的社會比起來,差異可見一斑。

沒有說這樣的差異誰好誰壞,只是我總覺得,以前的「電影」,總有文學做基礎、知識份子做背書,讓文化火車頭可以跑的非常順利;當然最後台灣電影走向一個極端的藝術形態(或是狹隘的視野),商業電影陳腔濫調的以喜劇片為主,想要看商業片的觀眾最終被香港電影以及好萊塢電影強暴,不論是觀眾還是市場都瞬間的流失。

現在台灣的狀態是一種文化百花齊放的狀態,音樂、文學、藝術、電影、創作都從任何一個層面走進消費者,讓「藝術」、「文藝」不再只是知識份字的權利。因為網路的發達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作家、因為科技的發達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攝影師、因為音樂形態的改變讓每個人都能接觸不同的音樂形態,也因為市場機制的改變讓每個人都能透過不同的影展觀賞到不同的電影。這樣的現在就某種角度來看是好的,消費者可以呈現不止於消費者能產出的創作,也因此當這樣的文化創意流進消費者市場,他就會變成一種「市場」,這種市場優點在於可以將文化創意以迅速的方式竄留到每個階層,缺點就是這樣的現在會造成蓬勃、新穎的創意枝芽就此通俗、就此流行、就此氾濫。

因此,從80年代開始的台灣電影如今也慢慢風水輪流轉的開始重振旗鼓,2008年的《海角七号》開始,接連產出了《冏男孩》、《九降風》、《艋舺》...產出了楊雅喆、鄭有傑、林書宇、侯季然、魏德聖等年輕導演,音樂方面,我覺得並不是獨立音樂走向商業,而是商業聽眾走向獨立音樂,以蘇打綠為首的例子最為重要,不僅僅搖滾,嘻哈也如蛋堡以「輕饒舌」之姿,夾帶日本Mellow beats血液衝進金曲獎,以致話題回到一開始說的「台灣搖滾紀事」,是一種時代的復刻,我們看到新血去看著90年代末期具有音樂性的音樂重新回到舞台,但他們已經不在屬於這樣的舞台。能夠有此堅持的1976是屬少數。我可以說如果黃小楨晚10出道,他就是現在的張懸,或者是說蘇打綠早10年出道,他們應該就是五月天世代的失敗產物。

因此這個世代的我們,將「文藝青年」視為一種潮流,從來都不是不好,但是當這樣的創意產業變成一種通俗的現象、營利的工具、乏味的交流,就變成台灣最厲害的「速食文化」下的產物了。所以當我們努力的看著Live House、各大影展的片單、參加國內的獨立影展、逛誠品,背後背負的其實是數十年來臺灣文化累積的成果和反應,如果不認真的一點的看待他們,那說真的,我們依舊只是市場機制下與潮流衝擊下的盲從受害者而已。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