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從《寂寞星圖》和《鳥人》看好萊塢

2014/11/10|專欄評論
by JeanLin
文/Jean

《寂寞星圖》(Map to the Stars)讓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拿下了今年的坎城影后,但是在電影中她飾演的卻是一個即將要在好萊塢電影生態中被淘汰的女演員,只因為她已經不再是十幾二十歲的青春肉體。但是為了要接演過世的母親年輕時曾演過的角色,即便她早就超過母親當年演出時的年齡許多,也不惜動用關係,甚至跟製作人上床,只為得換取演出機會。儘管人緣再好、實力再強,一旦過了一個年紀的限制,也只能用一些手段得到想要的東西。

然而這樣的「潛規則」不僅是在好萊塢,甚至在台灣、韓國等地演藝圈,也經常時有所聞。本片演員之一的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甚至公開批評,現在的好萊塢根本是一個大淫窟,女性演員的價值只在於年齡,一旦過了黃金歲月就無戲可接,只能慢慢等著年華老去。


除此之外,此片也描述了像是懷抱星夢的無名演員,只能靠平時當禮車司機碰運氣才偶爾有充當臨時演員的機會,對比童星出身小小年紀就嘗到走紅的滋味,完全不需要努力就有人主動把機會擺在面前。然而童星所面臨的壓力也不是常人能想像,太快嚐得甜頭,因此變得不珍惜,也容易在惡性競爭的狀況下迷失自我而染上惡習。然而這些都是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不足為外人道的幕後哀戚。

由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主演的《鳥人》(Birdman)更可以說是他的親身寫照,劇情描述曾經因為演出超級英雄「鳥人」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雷根湯森,然而經過後浪無情的拍打,也逐漸讓人遺忘,因此希望藉由演出自己一手包辦的舞台劇再度贏回觀眾的目光。對於把所有賭注都放在這齣舞台劇的湯森,毒舌劇評指標更直接打臉告訴他「你不是一個演員,你是一個名人。」(You are not an actor, you are a celebrity.)

其實這部電影完全可以看成諷刺現在的超級英雄電影熱潮,扮演超級英雄當然是最快速獲得名利的方式,但是當你脫下面具、卸下披風,還會有多少觀眾記得真正的你?就像導演阿利安卓(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所說的,超級英雄電影已經是種造成文化滅絕的危險產物,然而還是不斷有一個又一個演員接連著踏入這個無底深淵。

非常有趣的一段是,原本跟湯森對戲的舞台劇演員因排練意外受傷必須臨時找人頂替,但是一個個點名接替的演員在現實生活中都成了炙手可熱的超級英雄,最後找來了由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飾演的舞台劇演員取代。不過艾德華在現實生活也曾經飾演過「浩克」,雖然原本有機會可以繼續以這個角色發展,但是因為他不想被單一角色綁住而退出,也讓他在此片中的角色背景有了有趣的對比。

然而這兩部電影除了描述好萊塢電影生態之外,兩個主角同樣都面臨了無法擺脫過往束縛,不論是《寂寞星圖》中無法走出小時候的家暴陰影,或是《鳥人》中無法放下輝煌耀眼的過往,都讓兩者在當下對於自我認同、自我價值的探索,有非常絲絲入扣地呈現。

此外這兩部電影同樣都有文學作品貫穿其中,甚至可以互相襯托、互相引用。在《鳥人》中演出的舞台劇改編自雷蒙卡佛(Raymond Carver)〈談情論愛時〉(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最後一幕不斷重複的台詞「我為了你變成你想要的樣子,我根本就不存在。」也以在愛情中經常面臨到的寂寞、疏離表現出褪下超級英雄裝扮之後乏人問津的窘境。而《寂寞星圖》則以法國詩人保羅艾呂亞(Paul Eluard)在法國被納粹德國占領時所寫下的〈自由〉(Liberte)一詩不斷地在電影中一再覆誦,在在道出好萊塢這個看似五光十色、玩世不恭的世界中,其實每個人也只是渴望得到自由罷了。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