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浮不只熱愛電影,也景仰文學,他二度改編自法國作家亨利皮耶侯歇的自傳體小說《夏日之戀》(Jules and Jim,1962)與《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Two English Girls,1971)。前者講述兩男一女的三角戀,展現青春狂野的年輕氣息,無論友情愛情都入木三分,更成功打造出珍妮摩露迷人多變的銀幕形象,成為法國新浪潮的謬思女神。後者則將一對性格迴異的英國姊妹,先後愛上玉樹臨風的尚皮耶李奧,編織成複雜糾葛的情愛地圖。兩相對照,餘韻無窮。
楚浮是許多女星心目中最完美的導演,因為他總能挖掘出每個女人獨特的個性與面貌。當年未滿二十歲的伊莎貝艾珍妮(Isabelle Adjani)就是在《巫山雲》(The Story of Adele H,1975)演出法國文豪雨果之女,為愛走天涯、終至瘋狂的癡迷行徑,感動了無數觀眾,也讓她一舉成名。有「世界第一美人」之譽的長青影后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和楚浮合作的電影中,《最後地下鐵》(The Last Metro,1980)最為經典,不但贏得十座法國凱薩獎,還被選為八0年代最佳法國片,凱薩琳丹妮芙飾演聰慧勇敢的劇團女團長,在德軍佔領下,依然演繹出藝術、時代與人生的衝擊。而楚浮生命中最後的愛人芬妮亞當(Fanny Ardant)在《鄰家女》(The Woman Next Door,1981)風情萬種,卻選擇以玉石俱焚,面對舊情復燃的煎熬,完全教那些虛情假意的愛情片自慚形穢。這些被楚浮用心打造的傑出女星,不僅被激發出精彩的演技,更在銀幕留下永恆的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