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是安德魯加菲(Andrew Garfield)的新聞,你會發現大家都會逼問他到底有沒有出演《蜘蛛人:無家日》(Spider-Man: No Way Home),無可厚非,畢竟他的回答總是讓人感到曖昧;不過他會一直被出現在媒體前面的主要原因,在於他正在宣傳他的全新電影《倒數時刻》(Tick, Tick...Boom),這部由百老匯巨星林曼努爾米藍達(Lin-Manuel Miranda)首次執導的電影,描述了另一位百老匯傳奇強納森拉森(Jonathan Larson)他短暫 35 年生命的故事,整部片以音樂劇的架構描述了一個音樂劇作家透過一個音樂劇講述自己的成名前的挫敗、猶疑,再到喜悅與興奮,看似是一個有點老套的美國夢主題,但背後卻以《傲慢》(Superbia)這個故事,探討了 1990 年代初期在紐約這個城市中的資本主義舞台與百老匯藝術舞台的對抗,甚至到對 30 年後現今社會的預言,都充分表現了強納森拉森獨特的天賦,也看得出林曼努爾米藍達對於說故事的才華。
歌舞電影從 2016 年的《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之後展開了復興運動,這個承襲 40 年代歌舞片黃金時期風格的現代之作,在票房與奧斯卡成績的加持下,影響了近年一些歌舞電影的變形,最知名的例子是英國導演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以一個飛車、動作、警匪電影為題材,參雜了有趣的節拍與歌曲使用,讓跳舞的橋段不僅是演員角色,更可以搭配動作設計、攝影機運動,甚至是槍戰的槍聲,也能成為節拍運用,也證明了電影總是擁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倒數時刻》也擁有這樣的精神,林曼努爾米藍達透過《漢米爾頓》建立了自己可以駕馭音樂多樣性的鮮明能力,甚至以劇中劇中劇的手法重現了強納森拉森的人格特質與他的創作能量來源,他身邊擁有怎樣的朋友,經營怎樣的感情關係,對夢想、社會的態度,與自我對話的過程,在緊湊又充滿歡樂、喜悅的節奏下,時而感動,時而悲傷,如同他那頭雜亂無章的頭髮,那渾然天成的藝術家光芒。
一部給觀眾力量的電影其實看以很單純,我們不太需要充滿各種雞湯性質的台詞,或是發人深省的大道理,《倒數時刻》給予的感動來自強納森拉森對於擁抱生命的那股力量,真實且動人,他的音符伴隨著自己周遭的世界,不盡全然是歡樂,但他懂的與悲傷相處共存,結合了同樣為劇作家的林曼努爾米藍達對創作者的觀察,融合成一個唯有體驗才能獲得最大衝擊的傳記故事。
然而,這部電影最精彩且超現實的,反而是出現在故事最後的一個小橋段。正當強納森在結束自己第一場試演、依舊沒有獲得百老匯親睞、正準備放棄時,劇場傳奇人物史帝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留了一通語音給他,希望他能夠持續創作;這段語音並不是由飾演史帝芬的演員布萊德利威弗德(Bradley Whitford)錄製,而是出自史帝芬桑坦本人。林曼努爾米藍達先前在接受娛樂週刊訪問時談到了這件事,「我一直與史帝夫有聯繫,我把那幾頁劇本拿給他看,我給他看了那幾句對白,他看了之後,回覆我說:『非常感謝你如此看重我,但最後留給強的電話語音有點陳腐,我不覺得我會這樣說話,我可以改寫嗎?』」對於史帝芬的要求林曼努爾感到非常興奮,不過問題在於演員布萊德利已經完成了電影工作,當下沒有時間重新錄音,因此史帝芬提出了他親自錄音的建議,也就是最後你在電影中聽到的版本。「這讓我超想哭的」米藍達表示,「因為他是強之外,也是好幾個世代的詞曲創作人的指標,但沒錯,他最後錄了那段錄音並且寄給了我。」
史帝芬桑坦於今年 11 月 26 日辭世,也就是本片在 NETFLIX 上架後的一週。
在全世界都在期待三代蜘蛛人在《蜘蛛人:無家日》聚首時,第二代蜘蛛人安德魯加菲透過《倒數時刻》證明了自己始終是一名優秀的演員,又唱、又跳、又哭、又笑,藝術家對於創作的執迷與堅持所散發的光芒,透過他每一次的探索音符與彈奏、歌唱所強烈傳遞著。這部片不是單純獻給創作者,而是反映了每一個在生命中遭遇挫敗或是猶疑的靈魂,在鋼琴、樂團編制的音樂中,給予一個情感的出口,以及最重要的,給自己力量,好好的往前進。
Meanwhile, be pr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