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麥娜絲》導演黃信堯談論「物化女性」以及「麥娜絲」的角色原型

2020/11/30|新聞快訊
by hsphere

紀錄片出身的導演黃信堯,因為《大佛》短片被鍾孟宏導演納入麾下,成為他甜蜜生活製作公司的子弟兵,目前執導的兩部長片《大佛普拉斯》以及《同學麥娜絲》皆獲得了不錯的反應與成績,不過也有不少聲音認為阿堯劇中的女性角色有著明顯的問題,在先前的專訪中,他也談及了他故事上的這個爭議:

「那時候我在寫《大佛普拉斯》劇本的時候就覺得,之後應該會被許多女性同胞罵的,扁平啊、物化女性,寫到一半的時候我就跟鍾導講,鍾導就跟我說『阿堯,如果呢,拍電影,要想那麼多,就不要拍了。』因為這句話之後我就繼續寫,果然之後就有人有一些想法,國外一些觀眾也有問我物化女性的問題,但我也沒有要刻意物化,我只是想要呈現劇中角色對女性的想像是那樣子,到了《同學麥娜絲》的時候又遇到同樣的問題,但我又回想起,如果我要在意這些東西,那很多事情都不用做了。所以女性在這裡也是很扁平的,但是我是賦予他們任務。

就以麥娜絲來說,是我高中的時候去看脫衣舞的一場邂逅,我記得我高二吧,南部很多那種廟會都有很多那種脫衣舞,那已經是 30 幾年前的事情了,就唱歌唱到一半就結束了,結束的時候你就知道要開始跳脫衣舞了,主持人就開始介紹,這個女生從台北下來,剛開始(跳)沒多久,所以那個女生不會跳,他的工作就是把衣服脫了,站在台上,讓熱情的觀眾這樣摸摸摸,然後,我們鄉下人嘛,第一次看到台北來的女生脫光衣服,然後皮膚很白、很漂亮又年輕,我印象裡面我 16、17 歲,主持人後面就補了一句話『因為他爸欠了很多錢,所以他下海幫爸爸還錢。』

我後來上大學、出社會之後我開始回想,那時候剛好是 80 年代台灣中小企業大量出走潮和倒閉潮,很多中小企業就這樣倒閉嘛,我當時還有印象,就是我國中...應該國小就有這個跡象,一路到國中,我就會聽到大人常常說誰誰誰跑了,誰幫人家背書怎麼了啊,都是中小企業,我就回想當時候那個女生真的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我才會設定麥娜絲是一個高中準備出國唸書,可是家裡因為經濟發生突變,於是他只能選擇用這種方式,然後,有時候路一走,你就沒有辦法回頭。」

其實,阿堯並沒有明確地說出潘慧如飾演的麥娜絲在劇本裡面的故事性為何,不過在他談論自己創作動機的時候,可以了解他始終透過他的觀察力去創造劇情電影的張力,比起一些建構在文學基礎、劇場基礎甚至是電影基礎的電影導演,阿堯更像是以紀錄片為基礎,紀錄了台灣某個時代小人物所反映的大時代:

「我覺得我要認清一點的是,我不可能去拍鋼鐵人這種電影,我也不可能去拍好萊塢這種電影,你說要拍那種大場面的,可能是要像魏導那種,我也不擅長,我覺得我就是描繪當下的生活。例如說我們看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他不就是在描寫「生活」嗎?他的電影很平,卻很深刻,你可以看見當年日本的狀況,《大佛普拉斯》之後,鍾導就覺得他就拍嚴肅的電影就好了,好笑的他拍不贏我,所以好笑的交給我拍這樣。另一個是我們要拍《同學麥娜絲》的時候,鍾導就跟我說我們去中南部,就是為了可以記錄當下台灣的樣子。」

也許,當我們 30 年後回來再看這兩部作品,我們可能不會再去在意物化女性或是女性角色過於扁平的缺失,而是會思考,當時劇中中下階級的人物、他們的成長過程與台灣樣貌的連結。「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這些人是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如果我們以金字塔來看社會結構,中間以下是最多人的。」阿堯堅毅的回答著。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