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越多元越「單一」:#Metoo與政治正確的 2018 坎城影展

2018/05/28|國際影展
by Buff

2018年,七十一歲的坎城像是一個分水嶺。多元的片單,傳統(電影院)與現代(線上串流平台)的交叉路,新規矩(如紅毯禁止自拍、媒體場時間的調整等)......都再再顯示老牌影展在數位時代衝擊下的(不)應變對策。

「#Metoo」及「政治正確」應該是近年來所有娛樂產業相關的兩個最重要的關鍵字。對於持續延燒的#Metoo 運動,今年稍早舉行的柏林影展已經帶頭作出回應,除了影展期間提供貴賓與觀眾相關的諮詢服務(匿名免費)之外,影展也詳列出德國本身提供的職場反歧視諮詢、防暴力熱線等資訊;同時影展期間也有一系列相關講座,就像德國人的民族性一樣,相當實在。在法國的坎城影展相對「花哨」,除了同樣在影展期間提供的熱線咨詢、講座之外,更多的是「展示」,包括82位女性電影工作者踩紅毯、邀請溫斯坦受害者(同時也是率先揭發溫斯坦醜聞的幾位女星之一、《坐立不安》導演 Dario Argento的獨女)Asia Argento 於閉幕典禮上演講、率先頒發最佳女演員獎等等。另一個相當具有「展示」意味的,則是今年主競賽評審團的成員,由五女四男組成,女性評審佔多數。坎城的論點相當適切:對於#Metoo運動來說,形式與內容同等重要。

另一個幾乎是近年來一直處於熱議狀態的「政治正確」,在今年的坎城同樣沒有缺席。最明顯的例子包括史派克李的新片《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此片敘述一名黑人臥底警察滲透3K黨的故事,穿插許多對川普的諷刺台詞(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喜劇、商業有餘,新意大大不足,況且史派克李也真的已經不需要一座評審團大獎。但是不給史派克李,又會被人說「政治不正確」。另外一部被選入主競賽的埃及導演 A.B. Shawky《Yomeddine》,影片論述是學生等級之外,也有「賣窮」之嫌,同樣讓人質疑是否因政治正確選入該片。

最後,坎城今年的主競賽片單納入許多新秀,但最後交出的得獎名單某種程度上卻讓人失望———除了跟評審口味、此次以得到每位成員支持為主的評審方針(因此稍前衛、非主流式的片都不會得大獎,例如錫蘭《野梨樹》(隻獎未得)、李滄東《燃燒烈愛》(費比西獎)、愛麗絲羅爾瓦雀《幸福的拉札洛》(最佳劇本獎)之外,也顯示出「名牌」心態:新銳導演此次沒有太多機會。

2018對於坎城影展是變動相當大的一年,選擇擁抱傳統,就代表未來一定還會有新的挑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對未來的挑戰能不能應付自如、保有信譽,可能才是坎城最大的挑戰。

金棕櫚得主是枝裕和與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琪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