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Hypesphere狂熱球精選2017年度佳片

2017/12/31|專題報導
by JeanLin
文/ Jean、Chris、Sebox

歲末年終,狂熱球電影資訊網感謝各位讀者一年來的支持與鼓勵,而三位主要編輯也選出了今年各自認為最棒的電影作品,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與各位介紹我們 2017 年的年度佳片名單。未來的一年也希望各位繼續支持狂熱球,我們會更加努力提供更新更快的電影資訊、更有深度的專題專欄、更具觀點的影人訪談...等文章,祝大家新年快樂!

《派蒂有嘻哈》(Patti Cake$)


由音樂錄影帶導演傑瑞米賈斯伯(Geremy Jasper)在今年日舞影展帶來的首部劇情長片,故事主要描述熱愛嘻哈音樂的派蒂為了家計必須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抉擇,卻跟夥伴與另一名陰暗的怪咖及奶奶意外組成了團體 PBNJ,開始朝自己的音樂夢邁進。雖然聽起來就很像偏鄉女孩嚮往成名的故事,但是電影中也有許多對於既定印象偏見的描述,像是派蒂是一個體態豐腴的白人女孩,除了常因體型常被取笑外,遺傳了母親音樂天份走的卻是完全不同類型的音樂路,甚至還被心目中的偶像批評她是文化小偷,但派蒂仍然堅持自己的方向,並將屈辱化為創作的力量。


《Faces Places》


法國知名女影人安妮華達(Agnes Varda)與攝影師 JR 一起攜手帶來的紀錄片,描述兩人親自造訪法國各鄉鎮的經歷以及相差 55 歲的忘年友誼。安妮華達曾執導過許多劇情電影、紀錄片也擔任攝影師;而 JR 最著名的創作就是將照片放大輸出,拼貼在各種建物上,像是 2016 年羅浮宮前的金字塔就是出自他手。這趟「面貌與村莊」之旅就是透過兩人上山下海與居民的交流,將許多埋沒於小角落的故事讓更多人看到,像是煤炭工人的女兒、飼養山羊的農場主人、在港口的女性工作者/女眷等,並以街頭藝術重現歷史、創造歷史。


《夢鹿情謎》(On Body and Soul)


匈牙利女導演伊爾蒂蔻恩伊達(Ildikó Enyedi)今年在柏林影展獲得金熊獎的作品,如同片名,從身體與心靈的角度來描述屠宰場財務主管與新來的食安檢測員之間的奇幻愛情故事。除了工作上的交流,完全扯不上關係的兩人竟然做了一模一樣的夢,然而即使如此,現實生活差異極大的兩人也面臨許多難題;安德烈雖然個性有些古怪,但也只是個有情有慾的一般人,而有著社交障礙的瑪麗亞卻不懂得愛是什麼,也不知道要怎麼表達。心靈相通時,有千言萬語說不通的阻礙,然而身體結合後,唯一僅有的共通點也就此消失了。


《愛情昏迷中》(The Big Sick)


由男主角庫梅爾南賈尼(Kumail Nanjiani)與妻子艾蜜莉 V. 高登(Emily V. Gordo)以自身經歷為靈感所寫下的劇本,描述一對有著文化差異的男女之間的愛情。此片不只是從文化衝突惹出笑料的愛情喜劇,更從許多生活上的細節來表現,光是做完愛做的事之後發現 Uber 司機就是眼前的男人,兩個族裔在社會上的身份地位立即高下立見。其中從男生的角度也看到了許多外來移民的生活,要怎麼留存文化同時融入環境,相信是異鄉人們都很在乎的課題。而得以相愛也不僅僅只是努力打破藩籬這麼簡單而已。


《夜太黑》(Those Long Haired Nights)


菲律賓新銳導演吉拉多卡拉圭(Gerardo Calagui)今年以《夜太黑》被選入釜山影展的亞洲電影之窗單元,故事透過三名在馬尼拉紅燈區工作的跨性別者呈現她們對於愛情、家庭、金錢的憧憬。在看電影的時候很難不聯想到西恩貝克(Sean Baker)的《夜晚還年輕》(Tangerine),不同的是此片最早的靈感是來自真實的社會案件,但在導演經過田野調查與經歷重重難關後,決定換個方式呈現,並且找來專業的男演員詮釋這三位跨性別角色。但同樣的,也讓觀眾看到了跨性別者在生活上所面臨到的困難以及潛在的危險,其實他們也跟你我一樣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而已。



《他晚上來》(It Comes at Night)

末日電影的氣氛營造往往比起浩大的場面和滂礡的爆破特效還要有趣得多(當然也難得多),原因在於末日的真實來自於生活而不是原因,比起英雄也好小人物也好的冒險犯難,在失去社會規範後的倫理人際關係是最值得細細描繪的,《他晚上來》(It Comes at Night)就做的極近滿分。

角色與觀眾之間的共鳴不用太多的描繪,精準的刻畫以及適度的留白會讓人有著更多的投射,相對的與電影之間的互動也會更加真實,本片主要角色圍繞在兩對家庭中,場景也幾乎都在同一個室內,導演艾德華蘇特將恐怖電影的重要元素反轉,刪去手持鏡頭來表達第一人稱,在似有非有的算計和傳染恐懼中,創造出更龐大的思維,那種國家領土在國際間的困境和移民者之間的尷尬關係,都是今年我們在眾多這類的類型電影中可以看到創作者對自己作品創造的更多可能性。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在《敦克爾克大行動》之後,大概可以從兩個地方證明 Nolan 已是當今最厲害的電影導演之一,一是技術面的掌握,首先對於敘事方式的想像和火侯,一直都是他最拿手的領域,在這個龐大卻簡單的事件中,他率先利用不同的時間將既有的線性敘事切割,同時調動了三個場域之間的關連再將之結合同時再分割,他像個偉大的交響樂指揮般的挪移他獨特且難以複製的剪輯視角,儼然已成為身為導演的註冊印記,這個天賦和難以捉摸的體驗,讓他於生涯中不斷地不斷地衝擊類型電影與作者電影的邊界,在這次之後會有再明顯不過的答案;再者與 Wallt Pfister 分手之後的攝影導演 Hoyte Van Hoytema 在本片算是正式磨合成功,兩人玩出了更多 IMAX 攝影鏡頭專屬的畫面,從《黑暗騎士》的開場飛行鏡頭開始,到重現戰爭的各種真實視角,都是一般攝影機難以駕馭與呈現的美感,同時在一些運動中都可看到不少細節(最喜歡的一顆是船隻翻船時對於水平線的反思運用,非常驚喜),而焦段的變化與豐富度也相當靈活合理。

另外當然是老搭檔 Hans Zimmer 的配樂,在幾乎貫穿全片的百分比下,配樂的角色對戰爭的急迫性、緊張感和壓迫都十足的重要,重要的是從不喧賓奪主,該讓畫面說話的時候它就退回適當的位置,該讓角色發揮的時候也做好自己的工作,最後絕對不得不說本片的音效混音與剪輯彷彿把戰爭的現場帶回了銀幕前面,尤其是德軍本來打算殲滅聯軍的斯圖卡俯衝戰鬥機的招牌尖嘯聲更讓人坐立難安,在每一個環節中都可以瞭解 Nolan 對於這次他的首部戰爭片下的用心,尤其是他選擇了一個不討喜的撤退題材,畢竟在《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之前,有多少人知道在有名的 D Day 四年前,同一批人在差不多的地點被德軍打回英國本島?而身為同盟國的勝利受惠者,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這場成功的失敗?這是在技術面之外 Nolan 必須克服的戰場,大膽同時賦予情感的觀點是這部片很不一樣的地方。


二即是觀看戰爭的視角,對於「敦克爾克撤退」或是「發電機行動」而言,都是一場「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的心態,這場行動本就不是一個戰爭,沒有對抗也不論輸贏,而是在已經輸的當下如何完美撤退,回顧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經典戰爭之作《搶救雷恩大兵》裡的情感重點縱然是放在救援中回顧戰爭帶給人們的改變,依舊是以勝者的一方所做的闡述,或是泰倫斯馬利克(Terrence Malick)的《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用他一貫的詩意哲學反省戰爭的真諦,主動權也是在主角身上,利用各種衝突中建構起角色在一場戰鬥裡的動機,不過《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對白極少,而是在不同時間線中用極精準的交集推疊難度極高的情感營造,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次不再利用令人難以注視的血腥殘忍寫實,而是用一個小人物去突顯戰爭的不合理,再由不同的事件勾起每一個主要演員在當下時間點出現的因,因此剪接的技巧從來都不是諾蘭炫技的主因,而是他說故事的方式,他的非線性敘事都是為了角色背後而成立的手法,在難以察覺的細節中用因果建立角色,你會先看到一個懦弱的士兵再去瞭解他害怕的過去,你會先看到一個義無反顧的平民再去瞭解他投入戰場的原因,同時在這場故事裡觀眾除了隨著滴答的配樂握緊拳頭一同撤退外,我們該如何面對戰爭時的失敗,或者說我們該用什麼角度去看待一個巨大的逃避?亦或是,從少將到一個無名小卒,在這個地位落差的反差中,我們最終知道,「沒有人是局外人」。




《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沒有華麗卡司,電影還是黑白的,沒有美麗的都市空景也沒有充滿時代感的美術、服裝設計,有的是一樣存在於這塊島嶼上的景色,有的是一樣發生在每一天的小人物遭遇,導演阿堯用最寫實殘酷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有點魔幻色彩的醒世寓言,它是現代社會的極致縮小,但產生的議題與迴響卻足以震耳欲聾。



《異星入境》 Arrival

Denis Villeneuve 那種不疾不徐但總是尖銳的擊中人心的觀點充滿力道,而他也總是用看似現實的虛構題材展開各種不相干的論述,從戰爭的被害者到加害者,囚禁內與外的心靈糾結,感情關係中的自欺欺人,犯罪結構的正反天平,到這次人的痛苦與喜樂來源 — 「選擇」的探討,每一次都偏辟入裡又賦予情感。

這次《異星入境》的美妙在於除了打破了人類對於時間線性的既定思考外,也重新考驗了觀眾對於線性敘事劇本的邏輯,這場迂迴的故事就像一次絞盡腦汁的溝通過程,我們也許常在時間的催化下回顧那些沒有選擇的另一半,但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把整件事反過來看,從現在眺望著未來,而我們是否還是會鼓起勇氣張開雙手接納?

電影的最後最後,聽到熟悉的 Max Richter ,想起了《末日情緣》最後的 Luminous ,想起了那個在緊閉雙眼的黑夜中的光芒,溫柔的包覆著,再回到這次《異星入境》的 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 ,沐浴在陽光下的釋懷,與那份義無反顧無法代替的愛。



《極地追擊》 Wind River

一些電影強在它明明是在講一個成功創業家的生平故事,但最後卻拍成有著酒精把妹派對元素的 YA 電影,《社群網戰》就是這樣,而明明是講南韓政府 80 年代司法制度的腐敗同時帶出近代歷史的故事,卻把它拍成《華爾街之狼》,這是《金權性內幕》,那如果是一個發生在懷俄明州、冷峻充滿灰階情緒的真實犯罪事件呢?給柯恩兄弟拍大概就是那種弔詭冷幽默的《冰血暴》,給庫伯力克拍當然就是變成符號教學課程《鬼店》,但 Taylor Sheridan 這個傢伙硬生生的將之包裝成鐵漢柔情的英雄電影,在緩慢步調、幾乎和劇中角色搓揉雙手感受寒冷氣候的同時,也可以接受主角對於人生的滿腔怒火和妥協放下,是一個不是太精采的辯證,像是一杯單純被放置許久變成高年份的廉價調和波本酒,但在那樣的氣溫來上一口還是會覺得感謝老天。

這是《極地追擊》(Wind River)。



《歡迎光臨奇幻城堡》(The Florida Project)

我們所謂的「正常」家庭型態是什麼模樣呢?對於這個世代來說,離婚、單親、再婚、混血家庭、新住民家庭...等等,與過去家庭定義不同的型態都已經不再少見,而台灣今年也在大法官釋憲後,部分確定了台灣在同性婚姻法律規範上的界線,引領著這個國家走向更文明的方向。然而,即便身處在如此自由且多元的社會氛圍中,我們不能忽略的是仍然有超乎我們理解範圍的家庭型態,《歡迎光臨奇幻城堡》所敘述的就是觀眾或許前所未見的家庭型態,而這也是這部電影如此迷人的原因。

由《夜晚還年輕》(Tangerine)導演西恩貝克(Sean Baker)執導的全新作品,講述一對母子因為種種因素長期住在汽車旅館裡,母親沒有辦法像一般人一樣找個工作養女兒,靠著好友的協助勉強維持著三餐,然而女兒卻從來沒有因為這樣的生長背景而受到壓迫,他找到了屬於自己活在當下的生活方式。電影展現出這樣的家庭型態並沒有意圖讓觀眾可憐、同情這個非典型的家庭,反而是讓我們重新理解並思考我們如何認知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相處。《歡迎光臨奇幻城堡》除了文本上引起的無限省思迴圈外,找來業餘演員演出主要的母子角色的作法,也令人佩服西恩貝克對於捕捉人性的手法是如此熟捻與獨特,絕對會是電影史上深刻書寫的一頁。



《羅根》(Logan)

其實從配上 Johnny Cash 的〈Hurt〉的預告上線之後,我就對這部另類的超級英雄電影深深著迷,搭載更超越了過去《守護者》(Watchmen)描繪魯蛇般的中年超級英雄心境的手法,《羅根》比對起現在主流的超級英雄電影,著實是一股清流,而我們看見懦弱、逃避、厭世的金鋼狼,或許也對應著休傑克曼在商業電影演出英雄角色,畢竟有誰真的在意卸下一切外表之後,下了台的巨星呢?

《羅根》就像是一杯充滿泥煤味的艾雷島威士忌,把過去我們對於威士忌甜潤與滑順的印象全部拿掉,把嗆鼻的、刺激的、類似藥水味的泥煤味毫不保留地展現出來,觀眾所感受到的是最純粹、真實的羅根,即便衰老、即便狼狽,那才是羅根最真實的樣貌,而以這樣的樣貌向觀眾告別,相信對於休傑克曼來說也肯定心滿意足。



《情陷高達》(Redoubtable)

2011 年導演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Michel Hazanavicius)以《大藝術家》(The Aritst)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電影幾乎完全地翻玩了默片時代的每一個特點,攝影機運動、構圖、音樂使用、表演方式...等,觀眾在既陌生又熟悉的故事設定底下,真正回到了默片時代的電影院裡,了解一段無比重要的電影史料,更感受到電影所帶給不僅觀眾,而更是電影工作者的美好。今年米歇爾以新片《情陷高達》入圍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在抵達坎城會場之前我完全不曉得這是什麼樣的一部電影,只知道這是關於法國新浪潮最重要的導演之一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的某一段人生故事,而當我坐進了盧米埃廳的看著大銀幕開始投影時,《情陷高達》徹底地震驚了我的視聽神經。

《情陷高達》簡單來說就是米歇爾對於法國新浪潮時期,或是更具體地說,高達的電影作品所做的學術論文的影像版,我們看著他翻玩高達電影裡面常見的跳接、音畫不同步、打破第四道牆...等等技法,更透過數次踩壞高達的象徵物件-眼鏡,在大銀幕上殺死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先驅電影創作者。我們一次次地應證高達電影裡的微妙細節,拿出片段作為研究對象,比對後世電影創作者與高達的相似與相異,卻想不到米歇爾能以如此高明的手法、如此幽默的酸言酸語來讚頌高達的偉大。如果你對法國新浪潮有任何一點概念,《情陷高達》絕對會讓你不停發笑,如果你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法國新浪潮,那這部電影可以當做你在形式上的大補帖。



 

《歌喉讚3》(Pitch Perfect 3)

或許不像《猜火車》(Trainspotting)那樣擁有 20 年的時代情感,但《歌喉讚3》還是從 2012 年來累積了相當程度的集體快樂記憶,從杯子歌、《早餐俱樂部》到 Jessie J. 的〈Price Tag〉,這次貝卡與他的夥伴們所面臨的是出了社會仍然魯蛇到不行的窘境,而卻也完美地為這三部曲畫下了句點。《歌喉讚》系列之所以難得可貴,除了強大且悅耳的混搭編曲外,毫無尺度與顧慮的玩笑話成為了此系列的最大特點,即便在第二集推出時引起了不小的抗議聲浪,卻也體現了言論自由社會裡面最核心的思想態度,那就是若你不認為這些種族、性別、體型的笑話是對於該特定族群的歧視,那麼這些笑話就不存在任何歧視的意味。或許這樣的說法對某些人來說太過天真、樂觀,但我們在三集的篇幅裡面看到的是女性的崛起、多元人種團結的力量、白人謙虛的退位...等設定,巴頓女伶們的情感超越了世俗的計較,最後一首喬治麥可的〈Freedom〉講出了這個系列的中心思想,也將成為這個世代的集體象徵。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導正小說錯亂的時序配置、Sufjan Stevens 巧妙的配樂、提摩西夏拉梅(Timothée Chalamet)與艾米漢莫(Armie Hammer)喚起/引起的秋波與春光,關於《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我不想說太多,我只想說他成為了王家衛執導的《春光乍洩》之後,我最喜歡的同志電影,看就對了。2018 年 1 月 12 日,台灣正式上映。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