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Lao-Shih Xiao
當我們在討論電影的時候,除了電影的文本、角色的情感、演員的演技、配樂...等等眾多的環節以外,多數人所著重的還是影像本身所含有的吸引力。然而,電影又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讓不同的鏡頭串連時,將故事想要傳遞的訊息呈現在大銀幕上呢?不同的鏡頭又各自擁有什麼樣的意涵呢?狂熱球電影小老師今天要帶大家以最簡單的方式了解,到底什麼是大遠景?什麼又是「建立鏡頭」?而這些鏡頭又有什麼樣的特色。
大遠景(Extreme Long Shot)
多數時候的大遠景拍攝的內容是外景、建築物、或是某一個空間完整的面貌,通常來說大遠景所呈現出的空間位置,被稱作是「建立鏡頭」,讓觀眾在這一個鏡頭了解接下來的事件,發生在什麼樣的地方與相對位置。通常來說,所謂的建立鏡頭會被放置在電影的一開頭,或是電影中每次移動場景的第一個鏡頭,如果放置在電影的一開始,甚至可能與片名一起出現在銀幕上,讓觀眾立刻理解現在故事發生的地點,例如拍攝地標、天際線、空拍鏡頭...等等。
《單身啪啪啪》(How To Be Single)的開頭就用了非常多的符號來告訴觀眾,接下來要發生的故事位於美國紐約。儘管我們在電影的開頭看到的是女主角坐在計程車上,鏡頭往後移動讓觀眾看到車子行駛在曼哈頓大橋上,因為在此座橋的後方就是知名的布魯克林大橋,隨著鏡頭移動我們也可以知道車子即將駛入的是某一座城市,而真正給予觀眾明顯提示的就是電影配上的歌曲,是來自泰勒絲(為什麼叫做泰勒絲呢到底?)的〈Welcome to New York〉。而緊接著在其他兩個主要角色出現後,我們也看到了從港邊看向紐約的城市景致,簡單且明顯地告訴觀眾這個故事即將發生在紐約。
更確切地使用建立鏡頭的方法,會讓觀眾在每一個地點轉移的情況下,直接在畫面上寫出該地點的名稱,以及轉移到該地點時,事件所發生的確切時間點。我們以近期上映的《星際異攻隊2》(Guardians of Galaxy Vol.2)作為範例,一開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相當寬闊的平地,除了比較靠近觀眾的地方有農舍外,周遭基本上都是農地、空地,而遠處可以看到尚未地下化的電線桿與電線,左後方更遠處則是看似核電廠的工業區。在這裡導演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沒在跟你客氣底直接把「密蘇里州、地球、1980」,這三個對於故事非常重要的設定寫出來,讓你知道故事會先從這個地方、這個時間開始說。
當然,建立鏡頭並不是一定的公式,而是為了電影語言而被歸類產生的名詞,所以也有電影導演刻意不在電影的一開始、場景的一開始建立鏡頭,而是先從角色本身出發,再漸漸讓觀眾理解整個事件所發生的背景時間、地點。例如去年差一點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作品《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電影的開頭除了向法國新浪潮的代表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的電影作品《週末》(Week-end)致敬以外,就是透過某一個角色開始整場華麗的歌舞秀。觀眾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哼著歌的女孩,接著理解到所有的車子都靜止在路上不動(這樣大家才敢下來唱歌跳舞啊哈哈),一直到歌舞的最後我們看到這是一條在美國被塞住的高速公路,接著出現的才是電影片名,整場戲就是非常獨特且經典的建立鏡頭。
電影語言之所以成為某一套學問,就是因為其內容有一定的規則與公式,即便乍看之下影像與我們過去所熟知的編排並不相符,只要用心專研其中,一定能找出這個導演特定的安排手法,就像是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在《控制》(Gone Girl)裡面讓開場的鏡頭與結尾的鏡頭互相呼應一樣,但這個回眸並不能算是這個場次的建立鏡頭,這就打破了過去我們對於「建立鏡頭」會在電影開頭的認知。以上是關於「建立鏡頭」的一些簡單觀念,然而電影從 1895 年發展至今,已經出現了太多的形式與風格,也有太多導演企圖在既有的形式與風格上顛覆以往,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電影語言,所以「建立鏡頭」已經不再遵循某一種必定的形式出現,下次看電影時也可以仔細地注意一下,這部電影、這場戲的「建立鏡頭」到底在哪裡,或許會帶給你更多的觀影樂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