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Sebox
1980 年美國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推出了驚悚電影《鬼店》(The Shining),改編自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說,雖然沒有讓史蒂芬金本人感到滿意,但影響了數量相當龐大的電影觀眾、評論以及電影創作者。日前影像分析頻道 Jack’s Movie Review 製作了一支短片,從幾個編劇、攝影、配樂幾個角度解析,再次證明為什麼《鬼店》是有史以來最棒的恐怖電影之一。
必然性(Inevitability)
「你知道電影正在堆疊某一個東西,即將發生戲劇性的衝擊正在累積,你知道那個衝擊一定會發生,在某一個時間點一定會出現...」
影片中引用了國際名導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曾說過的話,的確,《鬼店》打破了好萊塢電影套路式的安排,突破心裡的實際層面所設定的規矩,讓觀眾感受到的戲劇張力突破以往的界線。這可以歸功於史丹利庫柏力克與戴安約翰森(Diane Johnson)在編劇時,參考了佛洛依德(Frued)的著作〈論神祕〉(The Uncanny)以及布魯諾貝特漢(Bruno Bettelheim)的〈The Uses of Enchantment〉這兩本著作,讓《鬼店》的故事呈現出格林童話般的殘酷,而不是迪士尼動畫般的童話故事。
這點我們從史丹利在使用攝影鏡頭上也可以看出端倪,除了經典的小男孩丹尼騎三輪車的拉背鏡頭外,在電影開始不久後,我們幾乎看不到主角傑克與他的妻小共同出現在景框的畫面,即便他們共同出現在畫面中,通常也都是一個角色在前景,一個角色在背景,而這也更加堆疊了傑克進入自己的世界裡面的孤立感,才能夠在最後爆發時讓觀眾感受到疊加的恐怖。
戲劇性反諷(Dramatic Irony)
基於前面講的「必然性」,影像分析師傑克提出了第二個要素「戲劇性反諷」。從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的解釋中,戲劇性反諷「指戲劇表演中,雖然觀眾知道一些劇情的發展,但戲中的角色卻不知道的一種反諷形式。因此,當伊底帕斯王說他將懲罰殺死國王的兇手時,觀眾卻早已知道兇手就是他本人。這種形式的反諷是屬於與說話者的意圖及期待有所相反,觀眾知道的是事實並且即將發生。」
這是來自希臘悲劇的傳統戲劇理論,在《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馬克白》(Macbeth)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安排。而在《鬼店》的設計裡面,我們都知道傑克已經快要發瘋了,但電影劇情的架構並不是基於現實世界,而是更像夢境的設定,所以故事中的角色並沒有如現實生活中的心理狀態反應,整個邏輯思維讓他們的行為舉止在電影中更加合理。對於觀眾來說,這樣的設定讓人不寒而慄,即便我們都知道接下來即將發生的恐怖事件,但因為故事中的人並不與觀眾感知相同,以致於觀眾對於電影劇情的緊張與擔心逐漸提高,所以《鬼店》才會讓人如此坐立難安。
戲劇張力(Tension)
「花越多的時間堆疊戲劇張力,最後緊繃的效果就會越強大。」
第三點則是《鬼店》前半段不斷累積的完美結果。電影開始不久,傑克一家人入住飯店之後,我們多數時候看到的是丹尼騎著腳踏車四處閒晃,在偌大的飯店裡面看起來什麼也沒有發生,但隨著傑克漸漸把自己孤立起來,我們感受到攝影鏡頭似乎有意識地到處閒晃,就像這棟飯店希望觀眾看到某些畫面一樣,這時觀眾心理累積的壓力已經瀕臨爆發,這都是到電影開始大約 40 分鐘後,才有真正的事件開始進行,推動電影懸疑的元素。
音樂(Music)
史丹利庫柏力克在作品中常常使用經典的古典樂作為配樂,比起其他配樂師直接為電影製作音樂,史丹利似乎更青睞貝多芬、利蓋蒂捷爾吉(György Ligeti)、埃克托白遼士(Hector Louis Berlioz)等人雋永經典的曲子。而配樂師溫蒂卡洛斯(Wendy Carlos)以類比的方式創作出感覺起來非常不自然的聲響,有許多背景的心跳聲,電子合成器發出的嘶嘶聲,都增加了這部電影的恐怖元素。
模稜兩可(Ambiguity)
在《鬼店》裡面我們從來沒有獲得任何一個問題的確切答案,電影沒有告訴你「Shining」究竟是什麼,沒有人知道有哪些是傑克幻想出來的畫面,又有哪些事情真實發生,我們甚至不知道這棟飯店是不是真的鬧鬼。這些問題都掩蓋著電影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一段虐待的關係,以及受牽涉在其中的人所受到的衝擊。
影像分析師傑克提出了他認為最棒的幾個設定:歷史事件會重複發生,在大屠殺的事件過後,暴力這個元素從過去來到現在,產生了另外一個層面的暴力事件,而在觀眾不知道所有事情的真相時,電影的結局就成為了《鬼店》如此成功的關鍵。《鬼店》並沒有給出一個正面的結局,並沒有設定成英雄活了下來,反派角色死掉這樣的狀態,所以觀眾無法從中感受到滿足。我們不知道丹尼與他媽媽最後能不能成功下山,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未來會不會因為曾經發生的這些事情,而產生了創傷後症候群,故事雖然結束了,但角色們的位還是會被過去所牽絆,正如同這棟飯店。
《鬼店》不告訴觀眾所有細節的作法,留下了更多空間讓觀眾自行思考與探索,那些沒有被告知、被解釋的事情,都只能透過每一個觀眾不同的詮釋與看法,透過討論、研究才能得出各種不同的理論,然而這些論調並沒有正確與否的分別,也讓《鬼店》成為電影史中最神祕的恐怖電影。(NoFilm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