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 Buff 專欄 / 威尼斯影展番外篇二:「義大利式」影展

2017/09/19|
by Buff
文/ Buff

威尼斯影展是一個非常「義大利」的影展。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就是毫無彈性、資訊不清、效率低落。這種種缺點在義大利其實都很常見,去旅行時還可以一笑置之(甚至覺得有趣),但如果以工作層面來說,只會讓人心煩氣躁。九月的威尼斯已經夠熱了,再加上這種義大利攻勢,簡直內外夾攻、全盤皆輸啊。曾自我檢討:是我太過嚴苛嗎?是我要求太高嗎?也或許我把威尼斯影展跟心目中的標準柏林影展相比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不認為某些放映延遲十分鐘以上是正常的(在整個影展期間,這種狀況不只發生一兩次);排隊動線不清導致大家都亂排、即使有些放映已經滿座,工作人員也完全沒有宣布的意思,於是大家也都搞不清楚到底怎麼回事,繼續在外面乾等。

相較於柏林簡單明瞭的 Press Office (媒體中心),威尼斯分成 Accreditation Desk (各式媒體證處理專區)、Press Materials(媒體發布用資料)、Press Office (媒體中心)三部分。好吧,分成三部分也就算了,這三部分竟然都在不同的地方。又例如,這次影展新增的VR競賽單元,放映地點在另一座小島上,然而官方手冊資訊不清,竟然沒有如何從麗都島前往小島的指示/地圖。這不是應該是很重要的資訊嗎?

在柏林影展的時候,如果媒體放映場人太多進不去(雖然這種情況大概只有一兩次),柏林的媒體中心會緊急加場,通常是當天晚上。然而威尼斯影展的放映錯過就是錯過了,不論是因為人太多還是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例如天氣),沒有第二次機會。我了解每個影展都有不同的運作方式,但威尼斯完全沒有任何補救措施,讓我覺得不太能接受。我無法想像,如果是第一次來威尼斯影展的媒體,必定如墜五里霧中。

在這種種的制度缺陷下,威尼斯影展吸引人的地方又在那裡呢?我想還是它的選片方向。相較於政治性(有時會無限上綱)的柏林、迷信大牌的高姿態坎城,威尼斯向來都比較著重藝術性。1951年《羅生門》獲金獅,1989年《悲情城市》,1994年《愛情萬歲》,甚至是2015的《遠方禁戀》(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評審團主席是侯孝賢,鏡頭語言或多或少有相似之處),都再再顯示它對於電影藝術性本身的重視。

沒有市場展的事實則是一把雙面刃,而這個事實在近幾年尤其顯出它的弱處來。多倫多影展靠著龐大的片量及市場展快速崛起,現今儼然是北美最重要的影展之一,重點還在於它的時間點緊接著威尼斯之後,幾乎所有威尼斯首映的片也都會去多倫多,買片人選哪個呢?當然是多倫多嘛。

這也是為什麼,威尼斯影展近年來力求轉型:力邀下半年歐美(很大一部分是好萊塢)強片、增設VR等等,再再看出它的企圖心。轉型不得不為,但接下來對威尼斯最大的挑戰應該是如何維持商業與藝術間的平衡(如果它有要維持的話);一個不小心,可是會被商業的浪潮吞沒的。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