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今年奧斯卡在頒發最佳影片的時候,因為會計公司的疏失,讓兩位頒獎人把得獎電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錯頒給《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嗎?這兩位「倒楣」的頒獎人為華倫比提(Warren Beatty)與費唐納薇(Faye Dunaway),正是 1967 年《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片中男女主角,在上映 50 週年回到杜比戲院頒發年度大獎,這部經典的犯罪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而這對鴛鴦大盜的形象也建立了情侶搶匪在電影中的重要模型,同時也讓美式餐廳(Diner)變成了好萊塢電影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景,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在 1994 年的《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中的開場已將之取樣,而這個設定也是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在《玩命再劫》(Baby Driver)中運用古典風格到他摩登作品的重要線索。
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是當今最具有個人風格的類型電影導演之一,他對於敘事的手法的顛覆、剪接節奏的創意,都讓一個英國導演獲得了全球性的關注,這次《玩命再劫》再次將他對於古典電影的品味加以烹調,以充滿時髦的手法重現,這一直以來都是他的拿手好戲,不論是《活人甡吃》(Shaun of the Dead )翻玩《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終棘警探》(Hot Fuzz)從《驚爆點》(Point Break)為中心致敬經典好萊塢警匪動作片,他對於電影認知的內化進而改變成獨具自我的路數,同時那種對於角色之間的英式本質幽默套在美國文化上也顯得心應手,艾德格像是有著美國肌肉車引擎但帶著英式經典外型的跑車,剛柔並濟抓著同樣吸取不同時代的多元觀眾,在「血腥冰淇淋」中還有些小眾,在失去《蟻人》(Ant-Man)導演職位後,終於在《玩命再劫》集大成的獲得完美完成體。
從《大藝術家》(The Artist)對默片的致敬到去年《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重現歌舞電影盛事的創意新作,好萊塢漸漸在世代輪替中將不同年代的素材拿到今日重新賦予嶄新的生命,《玩命再劫》的出現再度證明了復刻玩法也可以新穎有創意,除了鮮明的鴛鴦大盜之外,也可看見艾德格萊特透過開槍過程的對拍去立體化動作片與歌舞電影的結合,在系列電影越來越盛行的風潮下,依舊有不少影人試著透過不同的可能創造新的影像,如《福祿雙霸天》(The Blue Brothers)的音樂之旅演變成的一場胡鬧的逃亡,甚至電影最後在街道的警匪追逐槍戰也可以想到麥可曼恩(Michael Mann)的《烈火悍將》(Heat)中他的招牌槍戰設計,縱然沒有華麗的動作設計但震耳欲聾的槍聲卻增加了更多的真實感,讓輕鬆的風格中依舊可以滿足那些對於動作片期待的觀眾。
不論是在技術面上做的更多可能,或是風格上的混搭新滋味,艾德格萊特都一再證明自己旺盛的創意和難以取代的獨特視野,也許在這樣一個導演漸漸於電影中喪失主導權的世代,我們更該珍惜這種不斷想要給觀眾新東西的電影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