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Jack Pug
湯姆福特的《夜行動物》
湯姆福特執導的作品不多,不過在《夜行動物》中即可看見他獨樹一格的特色。最先能注意到的就是影像的呈現上,湯姆福特將他在時尚界的視野帶入電影中,使本片在視覺上非常風格化,但卻不會顯得深澀難以親近。許多畫面在經營之下,都像會默默對你耳語般,訴說著這一刻、這一個景框的言外之意,整體對比強烈、富含隱喻的影像基調為全片注入了抑鬱、不安的氣息,我們能輕易從這些影像的耳語中得知,這是一個注定充滿衝突、傷痛的故事。
(片中常用顏色來透露接下來的故事發展或人物當下的處境、狀態。尤其幾個以大量紅色佔據景框的畫面,都散發著一種不安、暴戾和危險的氣息。而下圖則是利用灰暗、冷澀的景來暗喻角色內在的死寂和沉鬱。黑色、深藍等也是常被本片用來呈現心理狀態的色系。)
湯姆福特對作品風格的用心不僅止於視覺表現,在配樂及演員的挑選也有其堅持。《夜行動物》的配樂找來過去合作過的波蘭作曲家艾貝爾柯贊尼沃斯基。曾因《英國恐怖故事》、《摯愛無盡》入圍艾美獎與金球獎的柯贊尼沃斯基,在《夜行動物》中展現其一貫華麗低調並行、善於感染情緒的特色,尤其片尾曲《Table For Two》可說是為整部片下了極深刻且完整的註解:再怎麼繁華美麗的世界,都會因為過去的某個選擇蒙上一層撥不掉的灰。
演員方面,艾美亞當斯、傑克葛倫霍、麥可夏儂及亞倫泰勒強森四人佔了片中大部分的戲份,他們真切地演出劇情及情感細節,而非僅以台詞交代當下的故事內容為何,四人都能在一個表情或一個肢體動作中就說服觀眾,電影裡的人物所經歷的事件是足夠真實的,是能讓人投入其中理解與同理的。
你夢見了甚麼?
《夜行動物》所講述的主題很單純,就是關於生命中的選擇和某些無可避免的後悔。我們都曾在某些時刻問過自己那些「假如當初、如果……」的問題,不管是在返家的路上、充滿蒸氣的浴室、睡不著的夜晚,因為某個情景、某首歌、某部電影,甚至是完全沒來由的,想起了過去的某個選擇以及當時如果做了另個決定現在會是甚麼樣子。接著,我們帶著或多或少的懊悔與失眠度過剩下的夜晚。蘇珊也是如此,尤其當她讀完了愛德華小說。
「每個作家都是以自身的經驗來寫作的。」愛德華在他的小說裡把自己化為東尼(傑克葛倫霍飾),類似的個性、曾經可能擁有的家庭。東尼與妻女在一趟看似注定美好的旅途上,卻碰上出乎預料的攻擊。
馬可斯(亞倫泰勒強森飾)的出現,象徵著愛德華在過去感情中所受到的傷害,這個傷害來自於兩人個性的不同、蘇珊的慾望、愛德華的軟弱。馬可斯的暴行,暗示了愛德華原本平凡知足的生活被殘暴地剝奪,而東尼妻女潔白近乎完美的屍體,便是說明兩人原本能擁有的美好未來被活生生扼殺了。
協助東尼緝凶的警探安德斯(麥可夏儂飾)則代表著愛德華憤怒、果決、強悍的那一面。在失去摯愛之後,東尼與安德斯兩人接下來所做的所有追捕和復仇,都暗喻著愛德華嘗試化解悔恨、哀痛的歷程。在安德斯的陪伴下,我們可以看見東尼個性逐漸地轉變,如同愛德華為了痊癒而漸漸武裝、改變自己。電影尾段,兩人終於抓住馬可斯,但後來卻因為東尼溫馴善感的個性,意外讓馬可斯脫逃。此時的東尼撕心裂肺的痛哭、向安德斯告解自己的懊悔,不只是懊悔讓馬可斯有機可趁,東尼更是為自己的軟弱、遲疑後悔不已,因為這是如此的性格導致了妻女喪命。這裡明顯表達了愛德華對過去的後悔,他認為自己曾有機會可以挽回。
雖然後來東尼親手殺了馬可斯,卻也同時死在自己的手裡。愛德華透過這個結局彷彿向蘇珊說著,他為了走出那段苦痛的過去,轉變成了另一個人,一個不再感性軟弱、敢親手完成復仇的人,但舊時的自己卻也因為這個轉變而隨著那段過往一同死去。
結尾一段,坐在餐廳中的蘇珊,應該也看見了愛德華的改變……。面對著對面那張始終空無一人的椅子,蘇珊可以意識到,愛德華這本獻給她的《夜行動物》也是在描述著她自己。 東尼的死亡,同樣暗示了蘇珊自己內在某部分的死去,她因個性、慾望所為兩人關係帶來的破壞,是她再怎麼努力也無可彌補的,兩人的感情以及過去她內在那個單純美好的部分,都將從此逝去,而且蘇珊必須永遠看著這個龐大的缺口度過餘生。如同最後人去樓空的餐廳,蘇珊坐擁奢華卻也一無所有,她面前的椅子始終會空著,愛德華用了冰冷的方式提醒蘇珊:人死不能復生,感情也是,過去更是。《夜行動物》不只是一個紀念,也是一種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