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羊專欄 / 《拆彈少年》:我心目中的歷史電影

2017/03/13|
by 盲羊
文/ 盲羊

去年金馬影展觀眾票選獲得大好評的一部電影。因為是歷史題材又與戰爭相關(其實是戰後人心),原非列在我必看片單上面,但預告、介紹加上朋友們的好評,讓我一直把這片放在心上。忙了一陣新年完,看它竟還在院線,才決定要去看。

電影以德國二戰期間在丹麥西海岸埋設兩百餘萬枚地雷為題,講述戰後德國戰俘被迫留下清理地雷的故事。將近一半在清理的過程中傷殘喪命,其中很多是未成年的軍人。

不同於一般的二戰電影,《拆彈少年》(Land of Mine)從丹麥軍官的角度出發,受命處理德軍留在他們土地的地雷。主角與其他丹麥人民對德國和德軍的恨,溢於言表,但當他被迫與那些被留下清理地雷的孩子朝夕相處之後,卻發現他們不過只是一群無助想回家的青年。他雖然也恨德國和德軍,也曾把恨意和怒氣發泄在德國軍人身上,可他看見這些跟他一起工作的少年,無助又恐懼的樣子,他漸漸沒法用同樣的恨去恨他們。最終,他變得和其他丹麥的軍官不同,他把少年人當少年人看待,而不是當作侵入丹麥的「德國人」看待。

留在丹麥這塊土地上,這些青少年成了代罪的羔羊,被視作低等的生命(比狗還不如),承受著非他們能夠承受的恨。他們看似做著贖罪的事,實際上卻是被精神和肉體雙重虐待。每一次爆炸都打擊他們的心,加深他們的恐懼。懷抱著希望,使他們能繼續工作,戰後的體制根本是要讓他們白白地犧牲(並認為應當,且沒有罪惡感)。

故事將人性的真善美繫在主角、鄰居母女與那群德國少年身上,事件將他們情誼的轉折勾勒出來,並給了一個不真實卻讓人安心的結局。而在此結局的後面,其實是戰爭帶來的仇恨意識。無論是德國或是丹麥,在國族主義與戰爭心理影響下,將每一個人貼上標籤,人再不是被當作人看,而成為一個象徵:愛自己的國家,恨對方的國家,也就變成愛自己的同胞,恨對方的人民(特別是軍人)。

電影將這段歷史呈現出來,並加上一個期許:人原不應該是標籤,就像主角在少年們眼中看到純真的希望與真實的恐懼一樣,每一個人都應當被真實而有尊嚴地對待。

我心目中的歷史電影應該像《拆彈少年》這樣:它不一定是什麼真人真事改編,而是去講述人們不熟知的過去,呈現人在當中的處境、感受和行動。如果能創造一個視野,把我們帶到和他們一樣的地方,了解他們的悲憤痛苦,那麼它就成功了。

***

「這裡是我的樂園」:https://www.facebook.com/ueiwei/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