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瑞詹金斯(Barry Jenkins)執導的《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在第 89 屆奧斯卡獎上「驚濤駭浪」中拿下最佳影片大獎,擊敗了入圍 14 項的《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以及奪下劇本獎項的《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本片以一名黑人角色當作主軸,溫暖但是殘酷的紀錄了他人生中三段的心路歷程,不僅僅反映出有色人種、校園霸凌以及性取向的弱勢族群議題,其實也記錄著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選擇與被迫改變的無奈,HypeSphere 狂熱球選出了 10 部關於自我探索的成長優秀電影作品,一起來看看。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
當你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切都離你遠去時,你能夠怎麼辦?繼續沉淪墮落,還是大徹大悟給自己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金獎影后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改編真人真事的《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透過一趟 1100 英里的徒步旅程,重拾主角雪兒史翠德(Cheryl Strayed)當時破碎的自己,由身理上的疼痛重新省思自己心理上的煎熬,進而展開全新的自己。
《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同樣改編真實事件,西恩潘(Sean Penn)執導的《阿拉斯加之死》是許多背包客、築夢者心目中必看經典作品,主角克里斯在大學畢業之後因為對社會體制以及家庭結構懷疑與憎恨,不告而別展開他前往阿拉斯加的流浪,沿途遇到的人事物都成為他重建價值觀的來源,有令人感傷的,也有令人感到開心的,當然也有讓人疑惑的,但這就是追尋的意義不是嗎?
《小太陽的願望》(Little Miss Sunshine)
不僅僅是十年內最棒的小成本奧斯卡競爭者、公路電影,也是一個可以讓不同年齡層、性別、個性的觀眾好好思考的成長作品,這個成長的契機不需要多偉大的志向,更不用多衝動的起步,只需要一些緣分和「意外」,這些意外讓一家人聚集在一起,這趟千里迢迢的旅程,讓我們知道結局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追逐美好終點前我們瞭解以及頓悟的盲點。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比起真實的啟程,透過旅行感受全新的想法,《白日夢冒險王》更像是一個奇幻的寓言故事,導演班史提勒(Ben Stiiler)成功的把一般上班族裹足不前的窘境給傳遞出來,利用「LIFE 雜誌」重新定義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並不是小小的關在自己的辦公桌內,賺取薪水然後上班下班起床睡覺,而是真正的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 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如果要透過一場多年的船難瞭解自己,那真的是一段可以好好自我對話的時間,由金獎導演李安執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論述了一個「信仰」議題,在有趣的辯證下人對於所信任的、所堅持的都將隨著生命的逝去、意外的來臨而有所變動,這樣的變動是好是壞無法預料也無法想像,需要真實的體會才能獲得成長的果實。
《年少時代》(Boyhood)
一段關於時間的淬煉,不論是角色還是畫面,不論是主角還是背景,李察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歷時 12 年的鉅作,故事卻又是如此的平凡渺小,但也因為如此打動了更多來自同樣家庭、擁有同樣背景的觀眾,甚至這部電影幫許多人述說了那早已被時間沖淡的過去,透過回顧,跳脫時間,我們慢慢想著人生中不同層面的改變與成長,無論是好是壞。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麥特戴蒙(Matt Damon)、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拿下奧斯卡原創劇本作品,以一個封閉自我的天才少年故事開端,經營他身旁的好友、心靈導師、女友的關懷下漸漸敞開心房,或者該說漸漸的勇於面對真實的自己,那個自己不一定是運用那別人夢寐以求的智力,而是「自由之心」,自由的做出自己想要的決定,而不受外在世俗的控制和安排。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是一段寫實的自我探索,它充滿懷疑卻深具力量,它述說著團體中怯懦的弱勢,在社會結構中充滿問題的階層,不被正當化的性向,以及無法獲得正當的愛的遭遇,都是那樣的自然而然卻又殘酷唯美的呈現在銀幕當中,不過這一次導演巴瑞詹金斯(Barry Jenkins)試著讓觀眾拋下那既往的框架,讓觀眾不再因為那些看似「不正常」的角色而感到同情,或是強調出故事的特別,它是一個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成長歲月,有掙扎也有喜悅,懵懂的抓著時間蛻變著,就算現實的非迫性造就了人外在的不同和生活的差異,但也許這一次,我們看到的不再單單只是我們「改變」了什麼,而是在這種探索下的成長後,我們靜靜的在一首歌曲下、一個老友的面前,想著許久不見自己的內心,尚未改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