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我不是麥特戴蒙!馬克華柏格從肌肉男蛻變的英雄之路

2016/10/05|焦點人物
by hsphere

對比現今一線男演員,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從外表到人生歷練都相當特別,他沒有李奧納多迪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全小到大就受到高度注目的金童加持,也沒有布萊德彼特(Brad Pitt)高大帥氣的外型,有別於光鮮亮麗的洛杉磯好萊塢,出身波士頓的馬克,生長在一個藍領家庭,可能是家中 9 個孩子的老么,因此在成長過程中做了不少荒唐事,而這一切在他進入演藝圈之後有了巨大的轉變。


在 90 年代初期,馬克曾化名 Marky Mark 組了一個團體 Marky Mark and the Funky Bunch,總共發行了兩張專輯,外型健美的他為此大開了不少工作機會,而真正讓他知名度大增的除了熱門單曲〈Good Vibrations〉外,就是 1992 年拍  Calvin Klein 的內衣廣告,電影作品則是等到了 1997 年的《不羈夜》(Boogie Nights)才繳出代表,不過片中角色與他現在展現出的英雄形象倒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1999 年與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艾斯酷巴(Ice Cube)合作的政治諷刺劇《奪寶大作戰》(Three Kings)算是他第一部高預算的大製作,似乎也將他美國大兵的完美形象展露出來;隔年他繼續與喬治演出了災難大作《天搖地動》(The Perfect Storm),本片預算高達 1.4 億美金,全球 3.2 億作收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2001 年馬克就擔綱主演的《決戰猩球》(Planet of the Apes)男主角,縱然評價不佳,但依舊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馬克華柏格也正式證明自己扛票房的堅強實力。


從饒舌歌手、內衣模特兒、男配角到億萬男主角,馬克華柏格硬漢的形象已經深植於觀眾心中,他正義凜然的面容猶如英雄的化身,之後的角色也都充滿正義的代表,包括了輕鬆的推理犯罪作品《偷天換日》(The Italian Job)、入圍奧斯卡的演技之作《神鬼無間》(The Departed)、美國大兵英雄《狙擊生死線》(Shooter)、電玩改編《麥斯潘恩》(Max Payne)、驚悚懸疑《破天荒》(The Happening)以及感人的《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皆可發現馬克在戲路上的多元與嘗試。


2010 年之後,依舊可以看到不少商業動作片如《禁運品》(Contraband)、《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2槍斃命》(Two Guns)與《變形金剛:絕跡重生》(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也有票房黑馬的限制級喜劇「熊麻吉系列」與演技之作《燃燒鬥魂》(The Fighter),在最新改編自墨西哥灣石油危機的災難巨作《怒火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中,更是再次發揮出他獨特的藍領精神,努力不懈,縱然面對水深火熱的災難,依舊冷靜處理,一路上幫助扶持受傷的鑽油台同事;本片更是斥資超過 1 億美金,搭建 1:1 的鑽油台場景,其中更包括了超大型水槽、擬真的火焰效果與大量的泥巴,甚至在儀表板上也屏棄綠幕打造真實畫面,努力還原當時深水地平線的瞬間。


曾經的火爆浪子到不羈的內衣男模,回顧馬克華柏格的演藝生涯算是不斷的調整與進步,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中始終站穩一席之地,也許好萊塢永遠需要這種英雄角色去滿足觀眾對於電影的美好想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5LbEoBvxKE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