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rTony專欄 / 從《單身動物園》與《禁愛世界》探討制度下的壓迫

2016/07/21|
by Rocker Tony
文/ RockerTony

「規定來自於權力,權力來自於人性。」


在社會的規範下,我們只能隱藏自我,逃避現實


《單身動物園》描述在一個單身有罪的世界裡,找不到伴侶的人如同囚犯被關在一個飯店裡,試圖在入住的45天內找到對象,不然就會變成動物。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主角大衛(柯林‧法洛飾)為了避免讓自己成為動物而開始了一連串的冒險之旅。《禁愛世界》在一個所有人都沒有情感的世界中,所有人都很制式化的生活對彼此之間除了一般的問候外,對於外在事務沒有多餘的情感流露,而這是染上愛流感的席拉斯(尼可拉斯‧霍特 飾)開始對另一名女孩妮雅(克莉絲汀‧史都華 飾)產生了情感,就這樣兩個染上愛流感的戀人,為了不被這個世界所發現,開始了一趟驚心動魄且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有罪無罪,皆來自於人類自己的定義


在兩個故事裡,世界中是既有的規範,讓人毫不質疑的遵從。而跟這個世界期待不同的人,卻擔心別人的異樣眼光,感到徬徨自卑。在現代這個社會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如果做不到世界對我們的期待,我們能夠有自信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單身動物園》中,大衛的朋友為了成功與一名會流鼻血的女孩配對成功,於是刻意在暗地裡狠狠的撞擊自己的鼻子,刻意塑造成自己也是會流鼻血的人而讓女方覺得兩人是命中注定;大衛自己也為了成功與一名冷血的女生配對,壓抑自己的情感。

《禁愛世界》中,席拉斯在坦承自己是愛流感的患者後,他的辦公區域被移到公司的最角落,連其他員工也都贊成他應該要有自己的馬克杯,公司上下的人似乎都怕自己也被傳染,儘管愛流感不是一個會傳染的疾病。但就是因為這些既定的印象使得人們不去認同這樣的人存在,而他們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異類。

在這兩個看似荒謬的劇情設定下,我們不妨去思考。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裡,是不是也有一些既定的刻板印象與規範其實也是如此荒謬的呢?尤其是那些我們一生下來就被灌輸的觀念,難道真的是正確的嗎?

對於龐大的體制,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逃避!


如同現實,在兩個世界觀的電影中,男女主角雙方在片尾剛好都選擇了逃避!尤其是在這種沒有要塑造出對抗體制那種的商業片,我們很常看到主角們選擇逃避道沒有這個體制規範下的地方生活。

這點似乎與現實生活非常貼近,因為要改變體制並不是一人一時一地可以完成的,尤其是那種一出生就既定的規範。或許一開始會想對抗體制,但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渺小後,多數人選擇逃避,逃離這個體制,逃離自己面對這個體制,儘管不願屈服又無能改變。

但就於這點,兩部電影都做了一個非常一致的處理,就是都會有一群為了反抗體制的人集合在一起。《單身動物園》中那群在野外生存的人就是為了對抗體制而在外生活,而他們攻擊飯店時做了一個非常貼切的方式佐證了《禁愛世界》中認為愛情容易動搖的理論,就是他們挾持了飯店經理與他老公,他老公為了存活狠心按下沒有裝子彈的槍。但是在《單身動物園》中卻用了一個巧妙的安排,就是當大衛決定遠離體制時,他才遇到那個讓他心儀的對象,所以他們這對伴侶逃避的體制到底是單身派的體制還是現實的體制呢?

情感來自本性,還是後天所學?


我想這個問題比較接近《禁愛世界》這個劇本想要探討的問題?無可否認的情感的存在卻實軟弱了一個人,但究竟這樣的情感是後天學習來的還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因為每個人對於恐懼的定義不同、對於喜歡的定義也不同,所以這樣的不同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因為生活環境而導致的呢?

《禁愛世界》中,所有人都沒有情感,有情感的人會被診斷成患有愛流感,他們也會被遭到藥物的控制,電影最後相信導演有刻意把這個議題更明顯得浮出檯面來。席拉斯去接受愛流感的治療後,仍然履行自己跟妮雅的承諾,前往半島去逃離現實,但已經沒有愛流感的席拉斯究竟會一直這樣冷眼還是他會變回換有愛流感的他呢?導演把這個問題留給觀眾,如果情感來自人性,那麼他總有一天會變成患有愛流感的那樣,如果情感為後天所學,那這樣的狀況可能就不會改善,導演最後一幕用了冷酷的眼神但是充滿溫暖的動作結束了整部電影,可以說是非常棒的處裡!

《單身動物園》與《禁愛世界》是兩部格調非常不一樣的作品,但是對於虛構的現實框架卻是大家直得去探討與省思的,也剛好兩部電影的框架是完全相反的,因此藉由這個機會以這兩部探討戀愛的電影去省思制度規範下的我們到底服從的是什麼?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