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電影搭上線早已非祕聞,各國都有搶進中國電影市場的野心,想當然耳,這塊大餅理當是好萊塢所渴望的,一切都基於中國電影產業美好的前景。若論中西合併,作為其中的動畫代表,自然非《功夫熊貓》系列電影莫屬。
自2008年第一集憑藉好萊塢工業創作,並引入熟稔的中國元素,既取得優異的票房佳績,亦算是打造出一個響亮的品牌,首集從無到有,描述好吃懶作的熊貓阿波,其成為神龍大俠的英雄之旅;續集藉乍現的兒時回憶,和驚鴻一瞥的熊貓家園,鋪陳其身世之謎,直到《功夫熊貓3》,除一解身世謎團外,亦加入個體成長中,有關「我是誰?」的哲學思辨,引頸期盼的最新作,奠基在中美合資協力製作,主以西方技術面,輔以東方元素配置,就看《功夫熊貓3》中西雙拼,是如何做好做滿了。
承接前兩集華麗又寫實的濃濃中國風,《功夫熊貓3》耙梳熊貓阿波的零零總總,論其武學造詣的進化,亦追尋過往身世的綿綿情懷。講述阿波遇見尋親而來的熊貓父親老李,一同回到故鄉熊貓村,開心與族人歡聚,殊不知武功高強的大反派天煞橫行無阻,意圖擊敗各路高手,稱霸天下;為保護族人和熊貓村的安全,阿波除協同同伴抗敵外,也得將圓滾滾、生性溫馴的熊貓們,訓練成貨真價值的「功夫熊貓」。
延續系列作的核心主旨,《功3》仍舊依循所謂命定之人的道路前進,何謂大師?大師何以得之等疑惑,也就愈辯愈明;既接下老師的重責大任,更探究做自己的可能,如同傳道授業加上自我成長,俗套中倒也見趣味。
從首集開始,《功》片除字面上是「功夫」結合「熊貓」,或多或少也有人認為,形同一種外國人對中華文化的刻板印象,也帶有瞄準中國市場的企圖心。至今已製作出三集叫好又叫座,等同將中華文化元素運用得淋漓盡致,表面上迎合華人的口味,骨子裡可是秉持著西方普世價值觀,逆境成長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
為贏取觀眾對於這項商品的認同,便是透過各種文化符號,注入其優越的說書概念;好比《功3》的彩帶舞、踢毽子、功夫、太極、神龍等構成元素,濃到極致的中國風貌,自是希冀與中華文化的連結,能襯托西方文化真切的母題:「做自己最自在。」遑論此次還添加武術最功境界「氣」,一言難盡又難以具象化的產物,雖是《功3》中最大、最吸睛的賣點,卻也是在微妙的民族心態下,稍嫌弔詭之處;畢竟,一看到外國人拍起中國功夫來,還能拍得比華人煞有其事,自覺引人入勝。
無可厚非地,《功3》在節奏上雖比預期要來得明快,生動毫無冷場的調性,卻近乎無喘息空間,少了層層堆疊的韻味,似淪為嘉年華式的視覺展演,除了闡述阿波從學徒轉變為老師的劇變,還得調理失散多年的親生父親,以及鵝養父之間的情感脈絡,一大命題待深入之餘,從原本龜大仙戰友驟變成死敵的天煞,原由也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雖過於簡潔有力,但《功3》在美術及配樂表現上卻很了得,靈界人間的陰陽風格,便同時納入正反兩面、混亂與平和的狀態,尤以片末阿波從靈界回到人間的景色倒置一幕,最是丰采;以漢斯·季默(Hans Zimmer)為首的配樂部分,招牌的轟隆聲響融合了民族樂章,也恰如其分地貼近《功3》的東方色彩;三集一路下來,《功夫熊貓3》可謂合格收尾,缺陷難免但瑕不掩瑜,全新篇章開啟與否、東西方的夢工廠再度合作,想必都是勢在必行了。
部落格連結:http://goo.gl/S8w4sZ(散場時,別忘了您的貴重物品…)
專頁連結:http://goo.gl/TvLv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