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黑幫》史柯西斯的「瘋狂麥斯」

2020/02/01|電影作品討論

《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2002

導演: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殘酷大街》(Mean Streets, 1973)是描繪史柯西斯的成長背景,《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 1977)是二次大戰後蕭條的紐約,《下班後》(After Hours, 1985)是屬於超現實的紐約,仍感覺稍微人工,而《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穿梭鬼門關》(Bringing Out the Dead, 1999)是屬於保羅許瑞德(Paul Schrader)孤獨男子的城市世界,是企圖有所作為,但掙扎於底層社會的超人,睥睨一切法規的不羈心靈。

後於《四海好傢伙》(Goodfellas, 1990)、先於《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2013)的《紐約黑幫》也許是史氏心中的紐約地景,在史氏的創作生涯中,以大量改編傳記、小說的故事中,《紐約黑幫》的傳奇色彩濃厚、想像空間無垠。

《紐約黑幫》將鏡頭移開上流社會的《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讓穿著華服的紳士淑女們改頭換面,成為黑街的獅王、地下的豹主,將泥土作為食糧,讓創傷成為名譽,以血腥扎成的衣裳,橫行於大街上頭,展現出一股街頭蠻勁的魔力,鏡頭語言滿是生猛又帶血的狂野,兩位男主角(丹尼爾戴路易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爆發力完全一改柔情小生的成見,又看著眾演員皮肉綻裂、刀斧剋敵,大概也嚇跑了不少觀眾吧。

《紐約黑幫》在血肉、鋼鐵之間,史柯西斯將「暴民野史」提升到「史詩神話」的層次,這已經難出其右了,光是前面十五分鐘就足以稱得上影史最佳開場,後來只有《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 2015)才有如此的感受。

《紐》片即便只是十分典型的復仇故事,有兒女私情,有忠誠背叛,有場面動作,有槍火炸藥,有酒池肉林,更重要的是,它擁有讓人沒有喘息空間的流暢,不時出現的驚喜流瀉在野蠻的優美之中,以「流動的饗宴」形容史柯西斯的電影並不為過。

《紐約黑幫》創造出野史紀聞中的紐約地景以及人物傳記,僅僅透過片段的新聞記載或史實,更能夠如此完美流暢的表現十九世紀的英國語言,又要配合方音語調,可能來自愛爾蘭,可能來自義大利,可能來自德國,再寫出極具戲劇性、韻律感的對白、文白交接,這真的非常困難,那怕只是個「唾沫」的動作,也要讓不甘屈辱的怒意真正表現出來,如果街頭也有莎士比亞,《紐約黑幫》會是不朽的經典。

史柯西斯藉此故事,講述美國精神的誕生,將南北戰爭、林肯總統、黑奴議題納入其中,直接表現少見於史氏電影裡頭的國族色彩,更別說結尾的設計,將歷代紐約曼哈頓的地景一一溶疊溶接,更直指九一一事件前(雙子星塔未倒之前)的美國社會,唯有憤怒之驅使,才有如此奮發的生命力,也讓《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1988)、《達賴的一生》(Kundun, 1997)顯得稍微遜色。

圖片來源:IMDb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