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華語電影的魅力/黑鮪魚DFW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 2015
導演:賈樟柯
這幾天回家,發現MOD上,有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加上《江湖兒女》的餘溫,便毫不猶豫點選回味。
幾年前,《山河故人》臺北上映,在電影院裡看了。三段式的敘事,第一段感到詫異,第二段感到動人,第三段感到憤怒,宛如在洗三溫暖。因此,當時的我瞬間把本片標上「拒絕往來戶」的標籤。
過了幾年,又看了幾部賈樟柯早期的片子、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還有相關的書籍。漸漸的,只會認為當時的我無知至極。所以,筆者一直想找機會重新回溫任何一部賈氏電影。《山河故人》為什麼讓我如此憤怒?難道只是因為第三段張艾嘉跟董子健的老少戀讓我不敢置信嗎?還是認為他到底是中國人?筆者也忘了。
這次觀賞的機會有些特別,因為跟家人一起看。可巧得知家父在四年前居然到過山西出差一趟,難怪頗有興趣的一起看片子,還念念有詞,說出山西太原市的景觀,甚至連電影裡婚宴場景桌上的小酒杯都知道暗藏玄機。而家慈也跟著看下去,對一些中國人事物微微稱奇。雖然也不知道父母兩人如何看待《山河故人》或做何感想,但是,他們看下去了,放下手邊的3C產品,或坐或躺,凝視著液晶電視中的影像,這是讓筆者很意外的。
父母倆接觸的多半是日韓的電視或電影,相較於華語電影,連臺灣電影大概也不會去看吧!更別說中國電影有配額限制,但我想日韓的電視劇就夠兩位老人家消磨了。
但華語電影有一種力量是不變的,那就是語言,是親密、是熟悉、是溫度,即便是粵語歌,也會因為語言的相近,即便不懂,我們仍會感受或是想知道歌詞寫些什麼,一看歌詞,才發現彼此間的情感居然一致。
第一段故事,講1999年的過年,跨過了千禧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多麼新鮮的事,因為那是唯一。可以見到賈樟柯營造出中國的過年場景,你來我往的人流,大家出門聽戲、跳舞或唱詩。趙濤跳雨傘舞,雨傘的意象是聚也是散,即道出人倫的雙面性。過年使人團圓,年過各自奔波。第一段可說是賈樟柯精心營造三角戀愛,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織最是甜蜜火熱的一段,這是後兩段沒有的,卻也看到三角戀愛總有輸贏,便是分離的開始。
第二段,兒子張到樂乘著飛機來,母親以汽車接送,想要送兒子走時,偏不要訂機票,要坐慢車,因為想陪著兒子的時間久一點。這相當符合賈樟柯一直以來的理念。快速的網絡、科技使人的情感消逝、疏離,漸漸地忘記許多以前所建立的情思。
第三段,當兒子已經不會華語的時候,透過Google翻譯,才能跟父親溝通,這就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Google強大的未來,好比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在《非‧虛構情事》(Non-Fiction, 2018)所說的電子書世界,Google擁有的資料已經無法想像。語言能傷人,尤其辭不達意、言不及義,更加誤會。當忘了母語的兒子卻聽到曾經聽過的粵語歌,即便不懂歌詞,但這首歌卻代表的意旨,是那年回家跟母親在一塊的記憶。
人性化的科技能使人性顯示嗎?電腦構圖的鑰匙能用嗎?非得打造一副才行吧!即便是人性化的機器打造的,也得由人交付予你。當時筆者在電影院落下眼淚的原因,是第二段的故事,趙濤把鑰匙給兒子的時候,才是切實的人性。
圖片來源:I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