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 Roma》|人性的光與影,與鏡頭後的場邊故事

2018/12/15|電影作品討論

羅馬 Roma|謝謝妳如此堅強



想要大膽地只用一篇文章談論一部作品是對原作者的不敬,如果不深度探討演技、技術、運鏡、構圖……等。但我們做這個同時也必須精煉詞彙、濃縮想法,試著在不爆雷的情況下婉轉陳述故事的觀後感。



看一部電影,並不只是看螢幕上的影像。我私心認為,瞭解作品的背後,從故事原型、靈感來源、製作過程到最終成品,才算是完整的觀影體驗。



故事的背景是 1971 年,一座名為「Roma」的墨西哥小鎮。這是關於一個平凡家庭的故事,一位女傭,一位母親,一位奶奶,與四個小孩,在動盪年代下的經歷。



《羅馬》唯一的小缺憾是,前一個小時的步調比想像中的慢上許多,可能會讓不少觀眾不適應,甚至出戲。然而,所有的鋪陳皆是為了接續其後極為飽滿的影像、劇情與情緒的堆疊。只希望大家不要因為前面的慢步調而放棄了一部當代難能的作品。



以上缺點講完了,讓我們就鏡頭後的拍攝背景開始說起。



《羅馬》是導演 Alfonso Cuaron 獻給「過去」的情書,一部極為私人的作品。啟發自年幼時期,扶養他長大的褓母 Libo 的故事。幼時的他對於褓母的呵護與關照是如此習以為常,直至事業有成後,重新省思自己的成長歷程,決定返璞歸真,回歸「電影」這門創作模式最原始的樣貌,全心投入製作的一部關於回憶的作品。



「《羅馬》對我來說是非常私人的,來自於我過去的記憶。這是關於一個家庭的故事,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但最重要的,這是回歸『人』的本質的電影。我想要做出一部令每個人能夠投射自我,卻又足以代表我們全體共同的作品。這是一個試著與觀眾溝通的故事。我希望,不論是何種形式,《羅馬》能夠與你有所共鳴:你,你的過去,以及你的回憶。」



對於導演 Alfonso 來說,儘管這份情感的描繪如斯微小而細膩,然而這段故事的重量,如是宏偉而史詩,勾勒出整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經歷。



就技術層面來說,僅僅一條街景與人群的鏡頭捕捉,便足以描繪出整個70年代動盪的墨西哥社會;就故事層面來說,化簡馭繁,浪潮般的情緒堆疊,最終如大浪般地衝擊觀眾最深層的情感。



映入眼簾的不只是庶民的生活故事,而是邀請觀影人將自身投射至大螢幕中,是那些關於生命中點點滴滴的最佳演繹。



這正是《羅馬》的靈魂所在:一段關於生活在動盪年代的市井小民的故事,是溫暖,亦是悲傷;如是虛幻,甚是真摯;冰冷殘酷,亦感受真實。



接下來,是關於《羅馬》的製作過程與技術層面。



「身為墨西哥人,我非常感謝 Alfonso 的選角聘請故鄉墨西哥的當地人,而非墨西哥裔美國人。謝謝導演讓我們找回共同的記憶。」-YT上某位墨西哥的粉絲



作為墨西哥當代三大豪傑之一,獲得奧斯卡肯定的 Alfonso,身兼數職擔任導演、編劇、製片、攝影、剪輯……等,回歸祖國墨西哥,拍攝了一部沒有明星演員加持的黑白外語電影,因此讓製作過程雪上加霜。



別無他法之下, Alfonso 最後選擇與受業界爭議的線上影音串流平台 Netflix 合作,盼望能夠回收成本,卻也意外打破歷史,在影界掀起革命:串流平台所製作的電影,竟能與大師合作,維持驚人水準,在無數獎項中抱回獎座。



如同《貧民百萬富翁》,演技動容、令人驚艷的女主角 Yalitza Aparicio 是萬中挑選的素人演員,本身職業是一位專門照顧孩童的幼兒園老師。其母親,正是一位辛苦拉拔她長大的傭人:Yalitza 基本上就是在揣摩自己母親的一生。而這也是 Alfonso 最終選擇 Yalitza 的原因:他希望找到一位能夠觸發他回想起兒時記憶的女性,同時演員自身也非常熟悉在該環境下成長的經歷,才能夠刻畫最貼近回憶深處的故事。



電影從片頭的畫面就不禁讓人驚嘆:光是這顆鏡頭,所構築出的動態畫面細節與音效設計,整體營造出的環境,到底灌注了多少感情、想法、回憶,甚至是我們即將看到的整部電影?



《羅馬》的故事平鋪直敘,前後呼應:它並沒有納粹帝國毀滅與英雄崛起的大逆轉、沒有壞蛋讓半數人消失的驚人展開。《羅馬》的觀影體驗是一直線的,透過鏡頭的捕捉與勾勒、演員的喜怒哀樂,帶領觀眾進入這段兩小時15分鐘的紀錄故事。



看完《羅馬》立即讓我想到2008年的最佳影片「險路勿近」:全片沒有使用任何電影配樂。觀影時我以為,至少會使用預告片中令人雋永的鋼琴與墨西哥吉他伴奏。然而我錯了,完全沒有任何渲染影像用的配樂,而這部電影,事實上,亦不需要任何音樂。



從那些「自然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最細微的環境音、街頭的人群嚷嚷、鳥語聲與狗吠,到高空中的飛機、塵土揚起的風沙聲、暴動事件的喧囂、洗刷地板的潑水與泡泡聲……,是這些製作難度令我難以想像的後製剪輯,讓整部電影充滿生命。



拍攝過程,尤其是需要大量場面調度的拍攝現場,演員出了差錯的NG畫面是無可避免的。不過,導演 Alfonso 在看過成果後表示,「沒關係,我們在做的事情就是紀錄一切發生的事。而《羅馬》中的各個場面,從運鏡、構圖、光影捕捉到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的刻畫,已是一本電影製作的教科書。



最終,還是讓我們回到「電影」的最根本:人性的光與影。



「電影中百分之九十的場景來自於我的記憶,有些直接,有些則迂迴。但那都是關於那個塑造了我的時代,甚是說塑造墨西哥的時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長時代變遷的起始點。」



《羅馬》讓我想起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今年的傑作「小偷家族」:除了向世界提出「家庭是什麼」的問題之外,更應該問,「最終還剩下什麼,而仍是家庭?」



當一位情感細膩的大師邀請觀眾「一定要去電影院」體驗他的生平經歷,最私人的故事時,這並不是往臉上貼金,而是身為一位「說故事的人」的責任:「確保美好的故事能夠被分享」。而這是改編自褓母 Libo 與 Alfonso 的故事,屬於「人」的故事。



《羅馬》是一部近乎完美的電影,是我心目中對於電影應有模樣所想要、所要求的一切。在動盪的2018年尾,看到畢生致力於創作的大師,其渺小卻真摯、宏偉如浪潮般衝擊內心的純粹故事,是三生有幸。



如果沒有當年養育 Alfonso 的保母 Libo,我們便無法在電影院或是 Netflix 小螢幕前感受這段動人故事:一位非親生母親對於家庭與孩子的「愛」、「勇氣」與「希望」。這是女性的剛柔,在面對動盪時代的屹立不搖的體現,人性的最純粹。



謝謝妳如此堅強。



= 後記 =



當然,就像先前提到的「線上影音串流平台製作電影」這件近幾年備受爭議的事情。



頒發奧斯卡金像獎的影劇學院認為「沒有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就不是電影,不然跟電視劇的艾美獎有何不同?」



身為平凡的觀影人,我個人抱持純粹欣賞作品的態度:好的電影,就是一部好的電影。



那麼《羅馬》需要顏色嗎?或是,加上色彩,是否有何差異?



老實說我不知道,但是黑白絕對會是這部電影最完美的呈現方式。縱使將色彩抽離了視覺,依然無法撼動眼前那令人著迷又失望的世界之美。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