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看似小品的作品,裡頭卻是野心蓬勃

2018/11/26|電影作品討論

《羅馬》ROMA 2018



導演:Alfonso Cuarón



75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在金馬影展看大螢幕的《羅馬》,是難得的經驗。赫然看到華山光點在12月有上映的消息,也讓人心癢癢的。



這還是第一次看Netflix的電影,但其實還有很多電影公司的片子都沒看過,所以好像也沒什麼,更何況Netflix近乎全球都通,連盜版的也比較容易找到,相對而言,第一次認真看Alfonso Cuarón的電影,更是值得留念。但字幕投射的位置很差勁,中文跟英文字幕佔據置中位置的二分之一畫面,明顯是小螢幕的作法,在觀看的過程中,的確不舒服。



《羅馬》,這片名用中文看或是用外國語文來看,的確會誤以為是義大利的羅馬,但IMDb上這樣寫,將Roma顛倒一下,變成西班牙文的amor,也就是「愛」的意思。至於「羅馬」二字到底代表什麼?可能是社會的狀態,或是向費里尼《生活的甜蜜》或是同名的《羅馬》(Roma, 1972)致敬,有幾個鏡頭很像費里尼的鏡頭,像是家人群聚在客廳慶祝聖誕節,大家圍圈跳舞的樣子,跟《八又二分之一》結尾很像,這就得再找找資料。



導演以一個更客觀的角度講述中產階級的困境。場景雖然聚焦在中產階級的家庭,卻不是其中的老爺夫人當男女主角,而是透過管家的眼睛來看事件的起落,讓一個原本不可能成為家族一員的幫傭腳色,成功的融入白人家庭。鏡頭跨越種族以及階層的圍籬,情感一點一點的豐富爬升,而其中的腳色流動不須明講,也能明白展示。



老爺夫人婚姻終結,小孩們爭吵不休,Cleo(Yalitza Aparicio飾演)的男友愕然逃跑,社會也因革命而動盪不安,忠誠看似在一場場的紛爭中分裂與瓦解,卻有一種無形的愛情與意志在支持與聯繫著。



Yalitza Aparicio必須把「家庭外人的生澀」演得好,好像我們踏入某個新環境,知道情況是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並非措手不及,而是猶豫不決的觀望,過與不及之間,能將如此細膩的情緒表現出來,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開場的鏡頭,以固定長鏡頭照在車庫的地板上,突然一道水夾著泡沫留了過來,傳出排水孔的聲音,以及轟隆的聲響,這時水面反照著天空上正在馳騁的飛機,後來,我們可以知道,因為寵物狗讓車庫是滿地的大小便,Cleo負責清掃,表示著Cleo的地位只是處理瑣事的,而天空在遙不可及的一方,甚至是鏡子反照出來的,所以距離更遠了;片尾,Cleo緩緩走向自己在這個家的小窩,她沿著鐵樓梯往上走,同時飛過一台飛機,她走進自己的住房,與天空並行,表示她的地位提升。她從原先只是清理狗糞、活在中產階級底下的小角色,卻到後頭成為家中的精神核心,彰顯的就是起飛與進程,也是本片的母題,社會的起飛、中產階級的瓦解、女權的意識、流行文化的侵入、太空旅行的想像等,導演將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期的氛圍統整並表現出來。



導演的長鏡頭能夠勾引人心,並讓觀眾隨時起伏。在詩意之中,卻又飽含敘事的張力。光是一個在海岸的長鏡頭,我們隨著管家的女主角Cleo從沙岸跑向海,從淺灘跑到深處,觀眾會看見漸漸被海淹沒的女主角,以及在海中浮沉奄奄一息的兄妹,以為他們準備被海捲走,卻又被女主角帶往沙灘,解救了兄妹,在看似平淡的橫移推軌鏡頭,觀眾心裡頭卻是滿滿的緊張,以及後來的舒緩情緒,這成就《羅馬》驚人的地方。



圖片來源:IMDb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