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時光》:不同處境底下的女性
《歡樂時光》為濱口竜介2015年的電影,今年三月在台灣以前編後編的方式上映。當時朋友圈中傳來不少好評。但前後編加起來五個多小時的片,實在無法太有動力去看。
前陣子看到catchplay+上架這部片,立馬就存入待看清單。沒想到點開的第一次,卻在十分鐘之內就咔片了。
片頭音樂和畫面其實不錯,但四位女主角坐著聊天的部分,怎麼聽怎麼怪。疫情期間,人特別沒有耐心,就在她們野餐結束時,我就先暫停不看了。
這週一跟室友看了Netflix部紀錄片《海洋陰謀》和劇情片《血色蝗災》、跟姐姐一起看了《那一夜》,感覺自己的耐心回歸,決定週末再挑戰一次《歡樂時光》。
結果《歡樂時光》不負我的期待,三十分鐘開始變得好看,看到前編結束時,已經非常喜歡,完全無停頓地點開後編,一口氣看到結束。
此前我其實只看過濱口竜介的《睡著也好,醒來也罷》。那是一部神秘迷人的片,看完讓人腦洞大開。但還不足以讓我馬上成為導演的粉絲。
去年到今年濱口竜介幾部作品《間諜之妻》(他參與編劇)、《偶然與想像》以及改編村上作品的《在車上》在三大影展上備受矚目。可以看到相關文章談到他之前這部《歡樂時光》,如何如何的特別,且在當時如何受到討論。
對我來說,《歡樂時光》是一個從人際關係的表面慢慢深入到底層的故事。一開場那種幾乎勸退人的古怪氣氛和對白,卻是後續劇情發展極重要的基石。一大段的空間展演,一大段流於表面的對話,忽然爆出的秘密,忽然受挫的情感,讓人一直一直期待這個故事如何繼續。
前編三個多小時的故事,把電影前十分鐘的世界徹底拆解,把每個人的困難和弱點完全攤在觀眾眼前。後編順著前編留下的線索,她們真實處境和想法一個接一個被翻出來,進入最初看這片時完全無法想像的場景與結尾。
非常戲劇化,同時又十分貼近日常生活的感覺。當鏡頭直直對著演員的臉,我們看到的更多他們的生命(逃避、壓抑、忍耐),但處在一般日常的他們自己卻不一定意識或察覺,只是繼續過著日子,不知道有什麼別的辦法。
人可以以自己真實的樣貌與其他人相處嗎?夫妻怎麼樣的對話才算是溝通?溝通一定需要語言嗎?過了中年的人,還能夠改變嗎?究竟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
一大堆問題被暗暗提出,主角接得驚慌,觀眾也被一再擊中。然後故事停在一個大家都揭開自己真實一面的時刻。留下大量空白給觀眾。
《歡樂時光》並不講「歡樂」,而是把看似「歡樂」的表象剖開,進到不同處境底下的女性心底,用光照出來。雖說和改編小說的《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在拍攝方式與演員上有很大差異,但在展示人的神秘和潛力方面,卻給我有點相似的感覺(完全無法想像同樣故事交到別的導演手上會拍出這樣的東西)。
現在,真的非常非常期待濱口導演的《在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