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之木》:人和他者的關係
電影《羊之木》改編自同名漫畫,由吉田大八執導,劇情以月末﹙錦戶亮飾﹚的觀點展開,描述他所帶入6名假釋犯如何適應魚深市的生活,並在彼此交錯的人際關係裡影響月末個人的生活。金馬奇幻影展手冊對於片名的解釋為:「人類看到植物長了棉絮,便以為羊長在樹上的無知。」劇中可以多次看到人與人之間相處所顯現出的無知,例如片頭月末和六個假釋犯的應對,一面是不帶成見去接待,但另一面卻是無知的展現;例如村民看到面惡之人就認為他不是善類。此外,電影刻意虛構諾羅羅﹙Nororo﹚的傳說,當諾羅羅開始繞境,村民都不能直視諾羅羅,都要低著頭護送諾羅羅,這場諾羅羅繞境的情節諷刺人性的盲目與無知。
除了電影片名《羊之木》延用漫畫而來,電影更在片頭增添有關羊之木的背景資料,形容羊之木的特性。「植物羊是一種傳說中的神秘植形動物,肉質鮮美,血液如蜜,在古代中國和歐洲典籍都有記載,有人認為植物羊是棉花或天蠶。」劇情裡清潔工清美﹙市川實日子飾﹚所撿到有著羊之木圖案的圓盤,改編挪用自原著漫畫的羊之木圖案,圖案在電影裡是一個隱性的象徵,暗指人的愚昧無知,以及被成見所框限的短淺目光。
(漫畫裡所出現的羊之木圖)
電影最令我震撼的情節在宮腰拉著月末跳海,呼應劇中諾羅羅大神活人獻祭的傳說,被選擇的兩人只有一人能夠存活下來。電影情節不僅透過增大音量的搖滾配樂渲染這段高潮,更增添超現實的元素,將諾羅羅大神的魚頭崩落,甚至壓死宮腰。導演曾提及諾羅羅大神是一個「他者」的象徵﹙傳說諾羅羅是村民的守護神,但原先是海中而來的邪神,邪神對村民來說是他者的展現﹚,魚頭的崩落代表「他者」的瓦解,這個「他者」這邊所指的是宮腰,劇中月末所接應的6人,他對宮腰最抱持好感,更以朋友相待,然而來到劇末,宮腰卻成為和月末關係最遙遠的「他者」。月末和宮腰並非站在善惡的兩個極端,魚頭的崩落不單純是善惡的審判而已,魚頭的崩落更對應月末和宮腰兩位主要角色關係從親密到陌生,呈現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轉換和變動,還原人性的複雜度。
劇末諾羅羅顯靈式地,以崩落的魚頭準確砸向宮腰(松田龍平飾),看似超乎現實的橋段,導演卻又刻意在其後拍出從海裡懸吊出魚頭,村民爭相目睹魚頭的畫面,證明前段情節的真實性。導演巧妙地在最後放入一段魔幻寫實﹙Magic Realism﹚情節,將諾羅羅傳說再現出可能的現實,或許此段違反一般理性邏輯思維,模糊現實和虛構的安排,反而有力地將觀眾拉出劇情,在質疑劇情走向之同時,也是另一種重新審視自我與「他者」關係的方式。這邊的「他者」可以帶入電影這項媒介,予人質疑電影再現真實的可信度,或回歸本來導演想要傳達的意旨:人對於我們原所理解的他者,可能並不如我們所理解的那樣。
電影的片尾曲選用Bob Dylan《Death is not the end》,副歌反覆唱著「死亡不是終結」,呼應劇中清美此一角色的生死觀。清美會將動物的屍體埋在家外,隆起一座座小土丘。清美認為動物的死亡不應該是一種永別,死者將會以另一種不同的形式和生者相見。劇末對清美一角收尾的橋段,鏡頭刻意帶進小土丘上新生的植物,傳達由死向生的概念,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邁向另一個生命的過程。對於清美而言,埋葬小動物的儀式或許也是不斷對抗內心恐懼的儀式,勇於承接過去,人才有可能重生。另外,電影在跑演職員表﹙Roll Credits﹚的設計也別具巧思,演職員表是由上至下,微帶傾斜放映,呼應劇末魚頭崩壞滾落海中的形式,將人帶進死亡,然影片又在演職員表快結束的時候,將原先的黑幕轉成海面上陽光灑落的背景,呈現由死亡邁向新生的變化,回應片尾曲「And the bright light of salvation up in dark and empty skies」的歌詞意涵。
[email protected] (歡迎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