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爛番茄的新鮮度真的會影響票房嗎?

2017/07/16|專題報導
by hsphere
文 / Chris JT Sun

電影好看與否,絕對是觀眾買票進戲院看片的重要原因,畢竟沒有人想要花了 2.3 百塊得到一個不是很愉悅的觀影體驗,當然每一個創作所得到的反應都是主觀的,電影也是一樣,我們很難百分之百的透過第三者的評價而反映在自己的品味裡面,簡單來說,電影百百種,有分類型、語言、國別,就像哈密瓜一樣,有人喜歡,有人就會不喜歡,不過在這個資訊快速公開透明的世代裡,聰明的網路使用者還是會希望降低自己犯錯的機率,因此觀影前的參考數據就相當重要,而如果有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量化數字,那就更好了。


成立於 1998 年的爛番茄網站(rottentomatoes.com)多年以來在評價電影上都有十足的公信力,他們利用數據的引用集結英語系國家的電影評論,將每部電影作品分為「新鮮」(好評)與「腐爛」(負評),再以百分比去綜合這部電影的最終分數,越高代表新鮮程度越好;舉例來說,2015 年發行上映的《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在 300 篇的評論裡獲得了 214 篇好評,86 篇負評,因此它得到了 71%(214/300)的新鮮度,不過從 2016 年開始,爛番茄的音量似乎突然急劇升高,在正式上映前的評價高低,甚至被拿來當作前期宣傳的重要利器,回顧起因,也許是《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的意外低分開始。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於 2016 年由華納兄弟影業和 DC 娛樂聯合出品,是影史上第一次兩位知名超級英雄在銀幕同台甚至對打,本片也是之後 DC 擴充宇宙發展的關鍵之作,幾乎集結了所有優勢、聲勢,沒想到當時爛番茄開票後出現驚人的低分,最後總結在 30% 之下,出乎多數影迷的預料,也讓長期以來分數都相當漂亮的漫威影業更顯得它不可撼動的地位,這樣的氛圍更讓兩邊的粉絲把網路平台當作戰場,以風格、深度、方向....各種理由為自己喜歡的電影辯護,而同年漫威出品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正好衝出整個三部曲最高分,更加速了彼此的對立熱度,似乎從這兩個案例開始,一些大預算的暑假大片非常重視電影在正式上映前的爛番茄開票分數,其中今年的《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蜘蛛人:返校日》(Spider-Man: Homecoming)以及《猩球崛起:終極決戰》(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都因為有著超過 90% 的爛番茄新鮮度而在各種宣傳上特別強調,甚至有相關的電視廣告突顯,不過這個神奇的水果網站究竟對最終的票房有沒有直接的影響呢?



如果這個頭是由蝙蝠俠和超人的單挑掀起,那我們也許可以先從 DCEU (DC 擴充宇宙,DC Extended Universe)第一部作品《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開始觀察,本片 2013 年上映,在 IMDb 拿下了 7.1 不算太差勁的分數,不過爛番茄僅以 55% 作收,票房方面,在超過 4000 間戲院全開的聯映下,首週票房即衝出了 1.1 億美金的佳績,從反應和收入來綜合觀察,亨利卡維(Henry Carvill)飾演的克拉克算是成功為 DCEU 開拓了好的開始;三年後他和蝙蝠俠對幹的作品《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呢?如上述我們所說,本片在 IMDb 上只來到 6 字頭的 6.7 分,爛番茄更不用說,連 30% 都不到,然而觀眾有因此而降低進到戲院的意願嗎?在幾乎不是暑假檔期(連前檔都不太算)的三月裡,首週怒開 1.6 億美金,比《超人:鋼鐵英雄》多出了約 5 千萬美金左右,最後北美票房 3.3 億美元、全球 8.7 億作收;同年整體評價更慘烈的《自殺突擊隊》(Suicide Squad)北美也有 3.2 億美元的成績,然而這兩部片的爛番茄分數分別是 27% 與 25% ,幾乎是一面倒的給予負評,也一面倒的賺進大把鈔票,與其說爛番茄會影響觀眾進場的意願,也許更能說這類超過 1 億美金預算的超級大片本就有基本的觀眾量,在正常發揮的情況下爛番茄的分數只是一種「加乘效果」,《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即是最佳例子。




[caption id="attachment_90094" align="alignnone" width="1920"] 《神力女超人》北美票房正一步步逼近《星際異攻隊2》[/caption]

《神力女超人》上映之後的爛番茄分數終於讓 DC 粉絲一吐怨氣,截至目前在 318 篇的影評中新鮮度為 92% ,而 3.7 億美金的北美票房也是目前 DCEU 中最亮眼的,根據 The Hollywood Reporter 在 7 月 13 日 的報導指出,《神力女超人》已經成為美國 15 年來票房最持久的超級英雄電影,預估它將會以接近(甚至超越) 4 億美金的北美票房作收,沒有意外也將會超越《星際異攻隊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成為今年夏天最賣座的電影,《神力女超人》在當時的票房預期應該會介於《超人:鋼鐵英雄》以及《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之間,畢竟以女性英雄為主角的作品在票房力道上本身就有疑慮,從漫威電影世界觀成立 9 年來還未出現女英雄獨立電影即可略知一二,因此我們可以說它出色的評價可能就是讓票房出乎預料持久的主要原因,因為其實《神力女超人》的首週票房是 DCEU 四部片中最低的,只有 1.03 億美金,不過目前它已經拉出了首週票房 3.8 倍的尾盤,比 2002 年《蜘蛛人》(Spider-Man) 3.6 倍、2014 年《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的 3.5 倍以及 2008 年諾蘭執導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  3.4 倍都還要多,華納北美發行總裁傑夫高斯坦(Jeff Goldstein)認為《神力女超人》會持續上映到 8 月,而在暑假大片接二連三的上映後至今依舊有約 3000 間的戲院播映,可以想見本片後續的口碑發酵。


至於資優生漫威呢?今年上映的《星際異攻隊2》目前是 2017 年北美票房第二名,僅次於同班同學《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3.8 億的票房也已經比第一集的 3.3 億高出 5 千萬美金,不過觀察第二集的爛番茄成績其實是下降了約 10% 的新鮮比,因此星爵一行人的冒險故事並沒有因為爛番茄較差的成績而反應在票房上,相對的反而增加不少,不過兩片的差距僅在 91% 到 81% 之間左右,因此我們可以說,對多數的觀眾來說續集還是一部精采的作品,而從 IMDb 觀察,兩部片的分數目前是同分 8.1 分即可知道差距不大,甚至可以推斷第一集的好口碑勾出了更多潛在的粉絲。而資優生畢竟是資優生,這些年來漫威影業建構出的好口碑與品牌形象已經讓既有粉絲像是固定形式一樣定期就會去戲院報到、觀看他們家的作品,也就是說影評、聲勢好壞與否,並不會直接影響漫威的票房,少數真正撼動的案例可能只有《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The Avengers: Age of Ultron),本片在爛番茄僅獲得 75% 的新鮮度,讓最終票房足足少了首集約 1.6 億。




[caption id="attachment_91117" align="alignnone" width="1162"] 漫威影業在票房成績和爛番茄分數上,並無太直接的關連。[/caption]

而爛番茄真正傷害到的電影今年夏天可能就屬《神鬼傳奇》莫屬了,環球影業打造的「黑暗宇宙」第一部,在宣傳力道、行銷規模上,都可以顯示他們的野心,希望同樣以重啟過往的經典,能再現 2015 年《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的驚人票房,最終全球雖然還是有 3.8 億但和 16 億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慘烈的評價絕對是主要的原因,Deadline 在 6 月 21 日的報導指出《神鬼傳奇》總計花了 1.95 億美金的製作預算加上這個票房數字還得經過戲院拆帳的數字,基本上已經虧損了將近 1 億美金,看來怪物聯盟未來需要更棒的故事才能抓回觀眾的芳心;不過同樣是環球出品,「玩命關頭」最新第八集看樣子從頭到尾都沒有在理爛番茄是何物,照樣全球破 10 億作收,看樣子正宗續集和其他角色的獨立電影都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


在各種破億預算的商業電影之外,今年另一個完全靠口碑撐起票房的小成本電影《逃出絕命鎮》也是一個絕佳例子,本片目前在爛番茄 278 篇影評中,僅僅只有 2 篇負評,整體新鮮度高達 99% ,讓它小兵立大功創下 1.7 億美金的北美票房,是成本 450 萬的 38 倍,爛番茄呈現的好口碑功不可沒。

其實,對於多數的電影觀眾來說,買票進戲院看電影僅是一個娛樂行為,想當然爾的他們想要把錢花在正確的地方上,因此在決定本週末要看什麼電影之前,它的相關新聞、海報、卡司、預告...等等就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當然,能夠有更真切的「觀後心得」更能當作最終的參考價值,電影研究機構首長瓊潘恩(Jon Penn)表示,依賴爛番茄評分作為依據的觀影人口日益增加,從 2014 年的 28% 到 2016 年的 36%,青少年人口比例則從 23% 來到 34%,成長幅度相當可觀,所以我們也許可以說,在好的卡司、好的故事和好的製作規模下,大片本來就有基本的商業電影觀眾,畢竟此類電影的娛樂性是相當足夠的,縱然它們的評價不理想,也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傷害,《蝙蝠俠對超人》、《自殺突擊隊》、《玩命關頭8》都是如此,不過如果你有好的口碑發酵,它的後續票房表現和維持度就會加分,《神力女超人》即是最好的例子。


至今,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暑假電影會利用爛番茄的好分數當作上映首週的宣傳主力,《蜘蛛人:返校日》(Spide-Man: Homecoming)就有專屬爛番茄的電視廣告,近期上映的《猩球崛起:終極決戰》(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也可以看到台灣福斯電影在臉書強打爛番茄高分這點,都足以看到現代社群渲染力的影響程度,因此,不論是身為創作人或是電影公司本身,在這個時代都不能用「拍電影是拍給觀眾、並不是拍給影評」為由忽略評論的重要性,在資訊如此快速的時代下,對電影有份量的量化結果,只會越來越重要。




[caption id="attachment_91118" align="alignnone" width="998"] 台灣福斯影業也在粉絲團的宣傳上強調爛番茄的高分。[/caption]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