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Sebox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對於評論一直以來都電影來說是一大助力,過去他們的評論範圍幾乎涵蓋了不論戲院或是新興的數位匯流中所有新上映的電影,但根據Variety的報導,他們即將要改變這個策略,上映廳數較少的藝術電影或紀錄片將有可能在評論的清單中被剔除。紐約時報影評的總編輯A.O Scott表示他們仍會盡力產出影評,但他們會開始挑選電影撰寫影評,他如此說道,
「因為每年新電影上映的數量越來越多,紐約時報已經沒有能力保證寫出所有新上映電影的評論。」
這也表示紐約時報將會繼續產出主流電影的評論以及特別重要的作品,當然也包括奧斯卡的入圍者,但對於許多小眾的藝術片,或是直接在新興的數位匯流上映的電影,就可能不在此名單當中。對於小眾的藝術電影或是獨立電影來說,紐約時報如此具有權威性的媒體報導,對於一部電影的銷售以及知名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散播媒介,電影評論非常有可能決定一部電影的命運。
這個政策上的改變也會或多或少影響到奧斯卡評比紀錄片的方式,因為紀錄片的上映廳數往往不能跟大型電影比擬,而且常常會使用「包廳放映」(Four-Wall Release),與一般的電影上映方式較為不同。不過美國電影學院的的發言人表示,這項改變不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因為這些紀錄片在洛杉磯時報(L.A Times)上的評論,已經足夠他們評比了。但對於這一點紐約時報的Scott也表示了他的意見:
「他們(紀錄片)常常會採用包廳放映作為他們的發行方式,而也有一些紀錄片直接透過VOD上映,所以對我們來說有些電影反倒是我們非常有興趣的。」
數位匯流的興起如Netflix、Amazon降低了觀眾看電影的門檻,有許多小眾電影、獨立電影轉而直接在數位平台上映,這些電影其實都非常仰賴紐約時報的評論。反觀台灣電影市場,撇開商業大片不說,其實有很多電影都需要靠著口碑的累積,才能讓片商不致於血本無歸,畢竟台灣電影觀眾多數還是停留在預告片以及名人推薦上面。對於台灣市場來說,部落客影評的影響力似乎仍然大過於平面媒體,一方面因為台灣人閱讀習慣已經早就轉移到網路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台灣具有權威性的新聞媒體並沒有專門的電影評論,多數仍是圍繞在娛樂、八卦等非電影專業的文章,只是當我們檢視台灣電影部落客的文章內容時,多數部落客產出的文章都過於相似,除了沒有獨到的見解之外,流於形式的電影簡介也讓網路電影評論的價值逐漸流失。台灣的新聞媒體應該要重新評估電影評論對於「電影產業」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思考電影評論對於「觀眾」的重要性,才能夠真正提高台灣人的觀影能力,進而推動台灣本土電影產業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