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從《年少時代》的後期製作中,發現六件令人不可置信的瘋狂過程

2015/04/01|專題報導
by seboxhong

文/ Sebox


《年少時代》(Boyhood)跨越12年的拍攝期,導演李察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使用過不同的攝影器材、鏡頭與不同的底片,但這些東西放在一起交給後製團隊,可真是一個大問題。在SXSW影展上,《年少時代》的後製團隊解釋,這部拍了12年的電影,是如何度過它的第13年。


1. 剪接最重要的是找尋最動人的那個時刻


《年少時代》的剪接師珊卓艾戴兒(Sandra Adair)表示,導演一年大概會拍攝三到四天,所以他的工作時間大概是一年一個月左右,每年他們都會看著去年剪好的素材,討論接下來的故事應該會怎麼發生。



「這樣的過程有點像禪學,你不必擔心接下來的素材是哪些,也不會知道結局是什麼樣子,我只要專注於找出那些感動我的片段,當然我更不會曉得接下來要怎麼剪,但我會試著將每年素材裡最深刻的部分。在這個工作期間我也同時完成了九部電影的剪接。」

patricia_arquette_-_boyhood


2. 有一些電影並不需要原創配樂


珊卓一開始認為他們或許會有原創配樂,這樣配樂師可以依照這個架構譜寫音樂,但因為導演李察林克萊特不認為這樣譜曲是好的作法,於是他們選用了在拍攝的那個期間,最適合的歌曲作為配樂。



「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音樂品味,所以要為剪接找出適合影像的配樂有一定的難度,我們找來了2002及2003年的暢銷金曲,燒成CD後給他們的孩子試聽,要他們寫下聽到這首歌時的想法。例如『我記得這首歌是我開車去踢足球的時候聽到的』,或是『我姊姊超愛這首歌,但男生們都討厭死了』,來做為配樂的評斷。」

3. 不管有多爛,你的剪接設備一定不可能比我們糟


大約10年前,基本的剪接程序是將拍攝到的東西,轉換成SD影像(Standard-Definition Video),剪輯完成後再套回拍攝的高畫質檔案,再轉交給調光師進行後製處理,一開始後製處理用的是Final Cut Pro 3(目前出到第10版了),這樣的過程非常耗時,而科技進步實在太快,現在你可以輕易的請別人傳送高畫質的影片。


4. 早一點找到版權的所有人,但也別太早


如果是一般電影的後製期間,製作人大概只需要3至4個月便可以做好所有關於版權的申請,但《年少時代》的後期製作可就不一樣了。



後期製作的製片說道「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因為耗時12年,每一年我們接洽的版權所有人,都必須再一次接洽。例如在電影裡出現的球隊,一開始接洽時非常樂意讓我們在電影裡露出他們的標誌,但當我們要把電影送去日舞影展時,再一次跟他們接洽的答案竟然是不願意,但電影已經準備要進入最後製作了。」

boyhood_screenplay_now_available_for_your_consideration


5. 一定要追求故事的連續性,不可以讓技術凌駕於故事之上


每年的拍攝,都讓《年少時代》更不一樣,團隊不同,底片與鏡頭都不一樣,皮膚的顏色等等太多部分都不一樣,連沖洗底片的藥水都不一樣。



調色師帕克貴格(Parke Gregg)解釋他對於這部電影的改觀,「《年少時代》這個傳奇性的計畫對於其他人來說,只是一個聽說的長期的拍攝計畫,我一開始也以為初剪會看起來有些問題,但沒想到第一次放映初剪時,故事本身是如此的天衣無縫。身為一個調色師,我的工作就是加強這樣完美的故事,我必須讓這些影像看起來沒有破綻。」

6. 就算影展放映後,顏色與聲音的調整也還是必要的


每年獨立製作的電影都會趕在電影節的截止日前完成作品,然後他們會在看完大銀幕放映後,微調聲音與畫面顏色的細節,對《年少時代》的後製團隊來說,這件事情也同樣是他們的任務。帕克貴格在日舞影展後非常不滿意畫面的顏色。



「影展一結束我便開始著手重新調色,而後製混音師也在日舞影展的期間調整了許多音效上的問題,所以我們在日舞影展放映的基本上是不完整的陽春版,我非常佩服李察導演,沒有幾個導演能如此有自信的讓自己的作品以這個方式呈現。」

一個長達12年的電影拍攝,除了必須克服演員與文本上的困難,科技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也因為科技越來越進步,才能讓12年前與現在拍攝的影像無縫接軌,底片的質感與數位影像的質感也需要許多的調整,才能看起來和諧。我想,最有趣的應該是每年大家再聚首一起工作時,那種熟悉但又陌生的感覺吧。(NoFilm School

相關新聞

留言區